理財掛鉤大宗商品切忌"豪賭"
理財掛鉤大宗商品切忌"豪賭"
黃金、石油、其他金屬和農產品大宗商品成為2010年的投資熱點,對于個人而言,石油和農產品等大宗商品漲價勢必增加生活成本,但也可以順勢而為,在投資組合中加入一些和大宗商品相關的金融產品。
據北京晨報報道,在美國大規模發行貨幣和全球通貨膨脹壓力高企的背景下,黃金、石油、其他金屬和農產品大宗商品成為2010年的投資熱點。在高歌猛進了近一年時間后,國際大宗商品本月遭遇了一輪大幅下跌。不過,看好大宗商品中長期走勢的機構仍然大有人在。對于個人而言,石油和農產品等大宗商品漲價勢必增加生活成本,但也可以順勢而為,在投資組合中加入一些和大宗商品相關的金融產品。投資大宗商品最直接的途徑是商品期貨,但它對投資者各方面的要求很高,多數個人投資者難以勝任。對大多數人來說,適當地配置一些和大宗商品相關的銀行理財產品是不錯的選擇。
本金安全是出發點
掛鉤大宗商品的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繁多,既有掛鉤金價和油價的,也有掛鉤銅、鉑金、農產品指數和境外能源股的。
首先,投資者應當選擇能夠最大限度保本的產品。道理很簡單,通過銀行理財的目的是在承受相對低風險的同時盡量取得高一些的收益,低風險是擺在第一位的,要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投資者的風險承受力強,希望"高風險、高收益",那么大可以直接去投資黃金或者購買黃金股、能源股、資源股和農業股,沒必要通過銀行間接投資大宗商品。
廣發銀行2010年初曾發行一款掛鉤黃金的產品。在一年內,如果金價較起始期的漲幅一旦超過40%,則投資者將獲得8%的預期收益率;如果金價的漲幅未能超過40%,則投資者只能獲得0.36%的最低收益率。
顯然,即使金價的漲幅遠遠超過40%,該產品的投資者也只能獲得8%的收益率,看上去不如直接買黃金劃算。但這款產品是"退可守"的,如果金價下跌,直接買黃金的投資者可能遭受虧損,而該產品的投資者不僅能保本,還能獲得0.36%的收益率。
不要迷信賣產品的銀行
名聲在外的大銀行賣的理財產品就一定賺錢嗎?這可不一定。銀行不是神,不可能完全踩準市場的鼓點。
2010年是黃金的大牛市,但中國銀行的兩款掛鉤黃金的產品只取得了最低收益。其中,美元款產品規定,從5月21日至8月18日,如果某一天金價低于或等于某一特定價位,則投資者將獲得2.5%的預期收益率(年化);如果在這段時間內,金價始終保持在該特定價位上,則投資者只能獲得0.2%的最低收益率(年化)。澳元款產品的規定與美元款類似,但預期收益率和最低收益率(年化)分別設定為6%和1%.
很明顯,這款產品賭的是金價會回調,只要在3個月內有一天跌破特定價位,投資者就能拿到預期收益。當時,中行的產品說明書樂觀地表示"預期收益不能實現的概率極低".然而,極低的概率最終成了事實。金價在3個月內始終沒有跌破特定價位,只實現了最低收益率。
看清賭局的勝算
結構性理財產品很像賭局,投資者既要看清是在賭什么,也要看清勝算到底有多大,切忌頭腦發熱地豪賭。例如,A款產品有20%的概率實現10%的收益率,但有80%的概率實現1%的最低收益率。B款產品有60%的概率實現6%的收益率,有40%的概率實現1%的最低收益率。穩健的投資者應該選擇B款,盡管其預期收益率比A款低40%,但實現預期收益率的概率是A款的3倍。
現實的情況更復雜,很難這么對比,但一些勝算確實是可以看清的。例如,某大宗商品正處于牛市,但某相關理財產品的條款規定,如果該商品的價格在未來一年內漲破某特定價位,則理財產品只能獲得最低收益。理財產品賭的是該商品不可能漲過某特定價位。牛市不言頂,而該理財產品實際是在逆勢下注,其勝算值得懷疑。
荷蘭銀行2009年發行的一款產品賭金價的漲跌幅不會超過120美元/盎司,但實際漲幅遠遠超過這個數字,結果是零收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