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指南:投資者應謹慎申購業績頻繁波動的基金
年初以來大盤風格分化逐步逼近極致,基金業績分化嚴重,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承受的規模和業績壓力激增,導致基金經理頻繁調崗,更有不少基金經理離職。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超百位基金經理離職,年內基金經理離職數量恐又將接近歷年峰值。
今年以來A股持續演繹分化行情,偏股型基金業績整體向上,但分化明顯。今年前七個月,業績居前的基金多為權益倉位較高、且持倉集中在大盤股的基金,而重配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基金業績普遍墊底。
一位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向中國網財經記者透露,其公司今年有位基金經理業績不太好,壓力很大,公司總經理親自找其談話,調倉后業績有所好轉,壓力才小了些,“如果業績一直不好,他或許會被調崗或許也就離職了”。
當前公募基金行業人才流失嚴重,基金公司都在竭力避免基金經理離職。面對基金業績短期下滑,多數基金公司都會選擇調崗或增聘基金經理平衡持股風格,其中多位基金經理共同管理已成絕大多數基金的標配,近期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經理調整更加密集。
6月份以來,包括天弘基金、華商基金、工銀瑞信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建信基金、海富通基金、嘉實基金等10多家基金公司紛紛調整或增聘基金經理。
記者統計發現,自6月以來,基金公司共發布447個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基金公司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如此密集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也實屬少見。這其中多數為增聘基金經理公告和基金經理調崗公告,基金經理離職公告則占去了三分之一。
一家基金公司高管也曾對記者表示,今年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業績確實出現了波動,部分基金經理對市場把握出現偏差,公司已經對旗下多位基金經理分工進行了多次調整,減少基金經理管理基金的數量,希望基金經理可以更專注。同時,公司也增聘了多位基金經理,希望能夠撫平業績波動。
不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有基金經理選擇換崗、調倉換股保業績,直接選擇離職的基金經理也不在少數。
記者統計,自6月份以來,兩個多月的時間已有37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28家基金公司。此外,自今年年初以來至8月3日,已有108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57家基金公司。
這其中,大摩華鑫基金、招商基金、嘉實基金自6月份以來已有3位基金經理離職,交銀施羅德基金、中歐基金、浦銀安盛基金、長城基金自6月份以來也有2位基金經理離職,此外,今年以來已有包括華夏基金、大摩華鑫基金、招商基金在內的6家基金公司離職基金經理人數在4位以上。
另統計顯示,2014至2016年離職基金經理數分別為196位、302位和166位,是歷年來離職基金經理數最多的年份,今年三季度未過半,基金經理離職率已超去年同期。
此外,近年來94家基金公司已累計新聘基金經理240位,2016年和2015年這一數字分別為370位和505位,基金經理數量也從2015年的1213位增至今年的1550位。
上千位基金經理中,每位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持股風格都不盡相同。有的基金經理持股風格基金,善于頻繁換股、波段操作在短期內快速做高收益,也有基金經理風險意識強,管理基金凈值波動相對平滑,長期管理業績優秀?;鸾浝沓止娠L格也各不相同,有基金經理鐘情中小創,有基金經理長期持有大盤藍籌股,也有基金經理高倉位買進次新股。
一位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在與記者聊天時談到,公司一位老牌基金經理就是相對偏激的投資風格,把握市場“風口”的能力非常強,在股市上漲時他所管理的基金凈值漲幅很大,但相對而言,他所管理的基金凈值波動也非常大。
對于此類的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有很多專業的個人投資者在自己對市場有所判斷的基礎上,頻繁買進賣出這位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基金,在多個時間段內收益很高。但是此類基金并不適合基金“小白”,沒有自己對市場的判斷并且能夠經常關注基金凈值走勢,“小白”基民很難通過這只基金獲得高收益。
對于今年以來凈值頻繁變動并且有基金經理變更的基金,投資者還須謹慎申購,新任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一般都在一個季度之后,通過其持股和對后市的判斷才能確定,對于此類基金,基民不妨先觀察而后動。
一位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說,新入市的基民,若對基金不了解或沒有太多時間關注基金,不妨找到可以信賴基金公司旗下的明星基金產品,被評為明星基金產品和明星基金經理,其長期業績大多靠前,同時可以參考評級機構對基金的評級,對普通基民來說,這是一條捷徑。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