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見證騙局的年代
《中國青年報》發表長篇記者調查,全面質疑了21歲美女總裁董思陽的創業經歷、學歷、榮譽和人際關系,從顯示資料看,這位19歲創業、21歲身價過億的“當代青年精神導師”所披露的大多資料都涉嫌造假。同日,美國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500億美元”詐騙大案中,又爆出一位重量級的受害者,報道稱國際奧委會可能被騙4.8億美元。
一夜之間,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見證騙局的年代,古老的騙局在我們身邊輪番上演,但每一回都能把我們擊打得目瞪口呆。董思陽和麥道夫似乎很難扯在一起,一個是20出頭的青春少女,一個是年過70的耄耋老人;一個氣含脂粉,說的是市井閨房碎語,一個氣吞山河,玩的是驚天金融騙局;一個是出道不久的中國創業傳奇,一個是備受景仰的美國華爾街神話。然而,細細比較起來,兩人又有很多相同處。
兩人頭上都頂著一道道神秘的光環,這些光環極富傳奇色彩:兩人都自詡為慈善家,一個慈善多年為人稱道,一個自稱80后最年輕的慈善家;兩人都擅長與名流打交道,一個玩的是棕櫚灘的達官貴人,一個是言必稱馬云、唐駿。然而世運盛衰消長,兩人都在一夕之間面臨霧散冰裂、名聲罹喪的風險。過去人們常說陽有王法、幽有鬼神,福禍報應遲早會來,看來是有幾分道理的。
當然董思陽出道時間短,除了賺取年輕人的一些羨慕和崇拜外,可能還沒來得及對相關機構和個人造成經濟損害。可是麥道夫就完全不同了,因為長達數十年的積累,制造的可能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騙局。不僅金額龐大,資金達500億美元;受騙客戶也有數千個,而且大多是全球著名銀行、退休基金、慈善機構及那些腰纏萬貫的各國名流。一個演出的是所謂的創業喜劇,一個導演的是危及全球的金融鬧劇,雖然在這些騙局被戳穿前,他們的成功經歷和精彩人生卻常常讓蕓蕓眾生沉溺其間、浮想聯翩。
一個騙子一個坑,只不過有些坑大有些坑小,但手法大同小異。維艱。騙子改變的并不是人們的本性,卻暴露出了世界的本性。
信任是任何社會的基石,而騙子摧毀的正是這塊最重要的基石。金融海嘯本已使人們對世界金融體系的信心搖搖欲墜了,麥道夫騙局可以說是對這最后信心的致命一擊。因為行騙人不僅是納斯達克的奠基人,操盤基金也被視為各類基金的最后屏障,而受騙的卻是那些世界上最頂級的金融機構與個人,這不能不讓世人大跌眼鏡。它對華爾街的損害絕不只500億美元那么簡單,它可能讓人們失去對華爾街的最后信任,也可能導致民眾對各類基金的信心崩盤。而董思陽故事,好在破滅得非常及時,但也會讓公眾對今后的財富之星多一個心眼。
英雄出處多種多樣,騙子的行徑卻是相似的,就是具有不可思議的超常本領和經歷。但人們更愿意把夢想寄托在那些神奇的人物身上。我們當然希望麥道夫或董思陽只是一粒罕見的老鼠屎,但他們迎合的卻是人性中普遍的貪婪。當全社會把無限追求高回報的貪婪之心視為必然時,任何神奇的肥皂泡都會有人追捧。一個有名望的惡棍,無疑會吹起那個最大、最清新的肥皂泡。就像有人總結資本市場的三大規律是“自欺、欺人、被人欺”一樣,人們也喜歡把謊言當作一個人成功和自信的標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