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高管逆市減持 高市盈率帶來豐厚收益
高管們,也在不遺余力地為創業板估值重塑“貢獻力量”。
記者從深交所了解到,截至20日,共有65家創業板公司遭到105名高管減持,共套現12.6億元。而相對爭先恐后的減持操作,高管增持則顯得寥寥無幾。截至20日,今年有40家公司被增持53次,總計金額775萬元。由此,減持金額約為增持金額的163倍。
隨著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披露的結束,創業板高管們的減持沖動更是抑制不住。統計顯示,5月至今,創業板高管至少已減持2353.6989萬股。按照股份數量計算,5月份的減持量已經創出了今年單月新高。
與高管減持沖動相對應的,則是創業板整體表現的欠佳。導報記者注意到,上一周,創業板綜合指數連續五跌,24日盤中更是創下了828.50的年內最低點。同時,截至24日收盤,創業板218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為44.72,較1月4日80.01的年內最高,跌幅達44.11%。
頻現群體性套現
對照高管減持數量和創業板走勢,導報記者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使股票暴跌了,高管也忙著“跑路”。
今年前兩個月,創業板綜指基本在1000點以上,高管凈減持的股份數量為374.5747萬股和46.183萬股,減持金額分別為1.052億元和1.035億元。
然而,隨著一季報披露的臨近,3月下旬創業板股價開始跳水,而當月高管凈減持股份數陡增至2041.0584萬股,套現金額達到驚人的6.24億元,是前兩個月總額的3倍。
步入4月份,創業板綜指繼續圍繞1000點震蕩,當月高管凈減持量僅有79.857萬股。而5月尚未結束,創業板指數已跌破900點。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管們的凈減持量也創下了年內新高。
“高價高市盈率發行,導致限售股東(包括創投和財務投資者)解禁后爭相減持。”深圳哲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澤林表示,高市盈率帶來的豐厚收益,使得高管們可以忽略股價下跌帶來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高管減持還具有一定的“集體性”特征。
華誼兄弟(300027)在5月份被減持了1915.02億股。其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的減持股份數量達到了1109.16億股,套現3.064億元。同時,華誼兄弟監事虞鋒拋售445.86萬股,套現7134萬元;王育蓮(虞鋒之母)拋售360萬股,套現5760萬元。大禹節水(300021)自去年11月解禁以來,有9名“董監高”累計30次減持,其中,最多減持150萬股,最少減持700股,除不持股的獨董以及尚在禁售期的實際控制人外,幾乎人人都參與到拋售行列中。
集體拋股的行為,也讓許多投資者產生了一個疑問,是否其不看好公司前景?
股價“跌跌”不休
今年以來,創業板成為股價下跌的重災區。如果以年內表現計算,創業板指數較年初下跌22.81%,相比之下,中小板跌幅為1.85%,滬綜指則上漲1.79%。
“跌跌”不休成為創業板整體表現的關鍵詞。今年以來,在持續調整過程中,超過半數創業板個股跌破發行價,大批創業板個股股價創上市新低,創業板股票二級市場的表現慘不忍睹。
截至目前,創業板有115只股票價格年內跌幅超過20%,有9只跌幅超過40%。其中,遭遇主業危機的康芝藥業(300086)跌幅最大,股價已經慘遭“腰斬”。
與此同時,創業板公司業績也出現了明顯分化。
WIND數據顯示,可統計的215家創業板公司,一季度凈利潤同比負增長的有48家,占比達22%,其中有10家公司同比降幅超過50%,同比降幅超過30%的達18家。真正實現凈利潤增幅30%以上的創業板公司只有106家。今年上市的56家創業板公司中,有12家一季度凈利下滑。
實際上,創業板公司業績增速放緩已是不爭的事實。且這一現象有可能在今年被放大。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上市公司業績報告中,新上市公司的募資利息收入普遍較上市前大幅增長,并對公司當年利潤貢獻較大。在2010年上半年創業板54家新上市公司中,有相關數據可供分析的公司共計42家。統計結果顯示,這42家公司2010年度平均實現利息收入994萬元,遠高于上市前的56萬元。
慘淡并非偶然
創業板上市企業大多屬于國家政策扶持的新興產業,為何表現如此慘淡?
“面對通脹壓力,中小型企業將面臨渡關能力的嚴重考驗。最近創業板指數屢創新低,除了創業板自身制度原因導致的問題外,其抗風險能力較差也是原因之一。”國際財務管理師協會山東中心主任王陳認為,創業板的本質是吸納那些具備高成長性的高科技企業,但是由于規模限制,創業板企業產品相對單一,一旦受到調控政策、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業績就容易出現下滑。此外,上市公司業績增長低于預期,這與部分公司上市前過度包裝有很大關系。“雖然創業板去年底已開始估值回歸,但目前下跌趨勢并沒有改變,受關注度下降或將是小盤股未來一段時間的常態。”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則認為,創業板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新興行業,也許本身已是行業中的龍頭,但是地位往往并不穩固,其行業領先地位,多半還沒有經受時間考驗。如果所處的行業很一般,或者正在走下坡路,抑或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受到后來者的挑戰,那業績就會出現較大變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