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衛紡織品待奮飛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曾指出,產業用紡織品是中國紡織工業新增長極。而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是產業用紡織品中一個重要類別,是衡量紡織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21世紀,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行業進入快速成長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進步飛速發展。同時,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不斷深入,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生理健康需求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國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的發展受行業起步晚、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原創性核心技術匱乏、標準落后等因素的影響,造成行業缺少核心競爭力,在一些高附加值的生物醫用紡織材料上與發達國家差距明顯。
落實《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依循《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了解產業發展現狀,洞悉產業發展阻礙,更好地依托科技進步,實現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行業的全面提升,成為產業發展以及社會關注的議題。
前景廣闊路在腳下
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主要指醫療、防護、保健及衛生用途的紡織品,有200多類產品,其中高性能醫用紡織品占10%。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以纖維和織物為基礎,以醫學應用為特色,是多功能復合型、高安全性、舒適性、綠色環保紡織制品,一般包括醫療用紡織品和衛生用紡織品兩大類。
醫衛紡織品亟待提高
國內生產的醫療衛生用紡織品主要集中在醫用防護紡織品和保健衛生用品方面,而生物醫用材料則由于技術等原因,一直處于發展不足的狀態。據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統計資料分析,我國醫用紡織品在外科用植入性和體外過濾用紡織品方面的大部分產品,特別是人造器官類醫療器械方面基本依賴進口,產品國產化率極低,市場被外企占領,每年進口量超過60億美元。
而我國高技術常規醫用紡織材料的關鍵核心技術也基本上被外商控制,高技術產品80%以上依靠進口。同時,產業外資化現象嚴重,外資企業對行業總銷售額的貢獻超過50%。目前,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企業約有120家,其中中外合資企業超過半數。
我國生物醫用材料企業顯得勢單力薄。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張艷介紹,我國生物醫用材料企業約有2400家,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市場競爭力弱。以2005年為例,國內企業年銷售額高于1億元的僅有30家。中國企業的年平均銷售額僅為120萬美元,比美國企業平均銷售額的14%還低。
目前,我國非織造布在一次性防護用紡織品上的使用率較低。美國非織造布的60%~70%用于醫療衛生及生活用品,在西歐使用的醫用紡織品中75%為非織造布,而其中30%為“用即棄”產品,而在國內的使用率還不到10%。我國醫院以采購非一次性用品為主,一次性用品也僅限于口罩、帽子之類的常規產品,一次性隔離衣和手術衣、一次性防護服的使用率很低。
在衛生用紡織品方面,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市場發展較迅速,在實現自給的同時,凈出口量呈逐年上升趨勢。據有關機構統計,2005年我國一次性衛生用品的銷售額約為159億元,其中婦女衛生巾115億元,嬰兒尿布38億元,成人失禁尿布6億元。但是,應該看到,我國內地出口的衛生用紡織品主要是通過跨國公司或港臺企業中轉,再取得相關產品認證后出口。在婦女衛生用品和嬰兒紙尿布等方面,國內市場滲透率尚顯不足。發達國家婦女衛生用品的市場滲透率已經達到90%左右,而我國市場滲透率僅為67.5%左右,稍高于57%這一世界平均市場滲透率。嬰兒紙尿布的市場滲透率,日本為95%,北美達到96%,世界水平為44.1%,我國嬰兒紙尿褲市場滲透率僅為17.3%。{page_break}
多種因素制約行業發展
紡織科學技術在生物工程中的重要性未得到充分重視。生物醫用材料是生物醫學工程學的四大支柱之一,但在生物醫用材料加工中的紡織科學技術多年來并未得到醫學研究和應用領域的充分重視。比如,中空纖維膜材料、靜電紡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等新型紡織材料近十年來取得了較大發展,但由于缺乏材料領域和應用領域的有效銜接,新技術未能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得到及時應用,同時,也缺少了對紡織新材料發展的推動。
企業品牌意識薄弱。我國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的高端市場大部分被發達國家占領,很多裝備水平先進的國內企業淪為國際品牌的材料供應商,而更多的中小企業則在狹窄的中低端市場大打價格戰。張艷說:“國內缺少具有從纖維材料到非織造布制品生產的一條獨立完整的產業鏈,這也影響了高檔民族品牌的創建和成長。”
政策法規引導和保障機制缺失。醫療用紡織品市場準入門檻過高,醫療器械類產品的審批周期過長,也影響了國內企業對醫療用紡織品行業的投資熱情。同時,有關醫療職業防護法規不明確、個人防護保障機制不健全,也對我國醫療防護用紡織品造成了較大影響。張艷介紹,衛生部雖然發布了一些法律法規,但除《禽流感職業暴露人員防護指導原則》對防護用品的質量、穿脫順序和戴用作出規定外,其他法規沒有對醫護人員防護設備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提出具體規定,更沒有對醫療防護用紡織品的標準化提出要求。
流通環節成本過高。國內醫療用紡織品的流通渠道復雜,優異產品使用成本昂貴。我國生產的高檔醫用手術衣、口罩等產品出口經國外權威檢測機構認定和包裝之后,高價返銷國內,流通環節以多倍價格增加了最終用戶的成本,抑制了高性能產品在國內醫院的推廣。
“此外,標準和規范制定工作的滯后以及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的薄弱也都直接影響著國內醫療衛生用紡織品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李燕立說。
加強政策扶持沖破發展阻力
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建立科技進步長效機制。生物醫用材料從科研到生產,周期長、投入大、見效慢,與企業追求短期利潤目標相左。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在科研立項、投資引導上,重點向醫用防護用品相關領域傾斜,創建醫療衛生用紡織品的技術研發與臨床評估相結合的研究平臺,引導企業確立中長期規劃,實現科研成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大化。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建立示范性的“政產學研用”生物材料技術創新產業鏈,建立一批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大力發展企業技術創新中心,提升企業科技創新力。
加強部門協調和銜接,建立國家各相關部門協調及統籌規劃機制,構建國家醫用防護用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管理的良性運轉機制。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行業跨紡織和醫療、衛生領域,醫療用紡織品的生產與市場許可需要得到國家藥品食品監督局(SFDA)許可,生產企業還需要滿足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如GMP、ISO等。在產品標準、使用規范、研發與生產應用等方面的銜接上,需要建立多部門協調機制,加強溝通。
建立質量保障和配送體系,減少流通環節成本壓力。結合我國國情,建立產品標準體系,對于主要產品的性能,制定不同的分級指標,并對使用范圍提出建議,指導臨床醫護人員正確使用符合標準要求的防護產品。引導企業按照相應標準要求進行科技開發、組織生產及采購,促進研、產、銷、用的良性循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