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成為中原崛起戰略支撐產業
“‘十二五’是河南紡織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省政府把紡織工業作為實現中原崛起的戰略支撐產業,而且‘中原經濟區’建設已寫進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突出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加快河南從紡織大省向紡織強省轉變。”7月9日,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李書勤告訴記者,“十二五”期間,河南紡織將著力發展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業,改造提升棉紡織和化纖等傳統產業,適度發展印染產業;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強化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健全產業服務體系;壯大優勢骨干企業,發展特色中小企業,提升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形成產業鏈條完整、市場體系完善、空間布局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發展目標:
年均銷售收入增長15%
近年來,河南紡織工業發展迅速,但是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結構性矛盾:產業鏈發展不平衡,呈現前大后小的特點;新產品開發和品牌建設相對滯后,產業配套體系不夠完善;產業集群處于初級階段,集聚程度不高。
針對上述問題,河南紡織“十二五”提出四項目標:一是在產業規模方面,“十二五”末,全省紡織工業要實現銷售收入60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400億元,年均增長15%。二是在產業結構方面,棉紡織、化纖行業競爭力要進一步提高,終端產品要擴大規模,印染等薄弱環節得到加強,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2015年,服裝業增加值占全省紡織工業的比重要提高到25%以上,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形成特色優勢。三是在技術進步方面,2015年,先進技術裝備的比重要提高到70%以上,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超過1.5%,新產品產值率提高到7%。四是節能減排方面,單位增加值綜合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廢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以上。
重點任務:
以終端產品帶動整體優勢提升
談到“十二五”重點任務時,李書勤提出5點意見。
一是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健全產業體系。著力做大終端產品,做強前端產品,突破染整瓶頸,形成產業配套,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二是優化產業布局,推進集聚發展。鄭州以產業集聚地為重點,大力發展服裝自主品牌和OEM加工業,把鄭州建成中原時尚之都。南陽建成以服裝和家紡為特色,以棉紡為主體的紡織產業基地。新鄉以白鷺化纖為重點,成為重要的化纖紡織品生產基地。周口發展成為棉紡服裝生產基地。開封、許昌建設以針織紗線為主的棉紡織產業集群。安陽突出染整配套,發展成為中西部最大的針織服裝產業集群。商丘發展成為針織童裝產業集群。平頂山以尼龍纖維、簾子布等尼龍產業為重點,建設產業用紡織品集群。
三是加強品牌建設,培育龍頭企業。以創建品牌為重點,形成30家骨干企業,5~8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服裝、家紡自主品牌,打造3~5個區域品牌。引進戰略投資者,培育行業龍頭企業。
四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健全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會展業,把鄭州建成全國性紡織品采購平臺和物流中心;加快設計研發、質量檢測、信息、培訓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五是加強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積極引進大品牌、大企業和大項目,推動產業集群化、規模化和配套化轉移。{page_break}
規劃落實:闊步前行在路上
今年以來,河南紡織圍繞規劃目標一步步地具體落實。
2月25日,由香港錦藝集團投資50億元的紡織專業市場“錦藝國際輕紡城”項目,在鄭州紡織產業園開工建設。
3月16日~28日,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和中國紗線網組織專家,為焦作海華紡織、鄭州朝歌紡織等11家企業進行技術咨詢服務。
4月25日,由浙江杭州中羽集團海峽服飾投資15億元、占地100萬平方米的服裝項目在河南滎陽服裝產業集聚區開工。
5月11日,“河南省巧媳婦工程暨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論壇”在扶溝縣召開。來自廣州、溫州、廈門、青島、鶴壁、開封、駐馬店等市的服裝商協會、服裝企業負責人參加。扶溝縣與商戶簽約項目2個,簽約框架協議資金12億元,投資協議資金4.3億元。
5月13日,香港誠海國際投資集團總投資150億元的紡織服裝園項目,在河南舞鋼產業集聚區開工建設。
6月24日,紡織巨頭華芳集團總投資20億元的50萬紗錠河南修武項目,一期工程建成投產。
6月30日,河南和合紡織服裝公司與虞城縣政府正式簽約,建設虞城縣紡織服裝產業園項目,打造河南服裝加工第二高地。
據統計,今年1~5月份,河南紡織行業實際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8.10億元,同比增長75.7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9.5個百分點。
為推進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6月9日新野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拿出100萬元,設立“產品品質提升獎”,用于獎勵在產品品質提升、品牌建設和技術創新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有功人員。
7月9日,“鄭州女褲”行業組織千名精英訪問臺灣。這是鄭州褲業在繼北上亮相服博會之后又一震動業界的大動作。此次,鄭州女褲企業代表高舉“鄭州女褲”的旗幟,強勢打造“鄭州女褲”品牌。他們將在祖國寶島臺灣進行為期一周的學習、取經、參觀,并與臺灣服裝界人士舉行“2011兩岸服裝產業高峰論壇”,共商兩岸服裝業的合作和發展大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