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服裝學習借鑒江浙經驗再振雄風
這次虎門專家赴長三角,考察了服裝產業,江浙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之快、規模之大,市場之興旺、專業化程度之高、影響力之強,令人驚嘆,也促人驚醒。既開闊了眼界,看到了差距,也堅定了信念,樹立了信心,振奮了精神。通過考察學習,對如何做強做大虎門的服裝產業,做旺做大虎門的服裝專業市場,專家有幾點思考。
思考之1:咬定青山不放松,再整旗鼓穩根基,堅定不移做強做大服裝產業
考察了盛澤、常熟、紹興等地紡織服裝產業及其市場后,感受到這些地方歷任黨委、政府始終不渝地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進行培育、扶持,加強對市場的規劃、引導、管理、協調和服務,數年如一日,堅定不移,專一專業,從不放松。如盛澤鎮有2300多家紡織生產企業,在政府的幫助下,多年來一直穩定發展,無論風吹浪打,堅持扎根在盛澤,基本沒有倒閉走失的。該鎮已經形成一條從繅絲、化纖紡絲、織造、印染、織物深加工到服裝等紡織制成品的產業鏈。同時,還形成了以研發、生產、市場、物流、服務為一體的配套體系。政府堅持,企業堅守,產業和市場同時并舉,互相促進,共同發展,這就是盛澤紡織產業能保持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常熟市目前是我國最大的服裝服飾產業集群,該市有服裝服飾生產企業5000余家,擁有虞山、海虞、碧溪、古里、沙家浜、辛莊、梅李、支塘八個“中國紡織產業特色鎮”和全國排名第一的批發市場——常熟服裝城,服裝服飾集群效應排名全國縣市第一。紹興市紡織產業在全國也非常有名氣有地位。
回頭看虎門,經過20多年打造,虎門服裝服飾產業已有了深厚的基礎,形成了全國著名的服裝產業集群。根據前不久調查,我鎮目前有服裝服飾生產企業2300多家,有各類服裝服飾、面輔料及服裝機械等專業市場39個,各類服裝服飾及配套銷售商戶1.5萬家,已形成較完善的服裝產業鏈。服裝產業已成為我鎮特色產業、龍頭產業和支柱產業。一業興百業旺,服裝業的興旺也帶動帶旺了其它行業。這是虎門富民強鎮的根基,根基不穩,大廈將傾。近幾年由于國際國內及自身的種種原因,我鎮的服裝產業發展停滯不前,市場也沒有以前興旺。我們已清醒地看到,原先的標兵已跑遠,后來的追兵已成標兵,新的追兵正在逼近。我們必須正視這一嚴峻現實,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全鎮人民要在鎮委、鎮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鼓舞士氣,提振信心,再整旗鼓,奮起直追,堅定不移,將虎門服裝產業做強做大。
思考之2:“有形之手”強引領,整合資源優環境,堅持不懈做旺做大專業市場
無論是盛澤、常熟還是紹興,他們紡織服裝產業興旺發達都離不開兩大集群支撐:一是有眾多有實力的生產企業集群,二是有規模龐大的市場集群。這幾個地方一方面堅定不移地做強做大產業,打下雄厚的產業根基,一方面堅持不懈地做旺做大市場,以銷售促生產,以市場帶旺人氣。在做市場方面,他們做得很專心,很專一,很專業。如,創辦于1986年的盛澤鎮“中國東方絲綢市場”是國內最重要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價格指數形成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4平方公里的商區營業面積達300多萬平方米,匯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300多家紡織商行,形成一個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和技術流于一體的龐大市場體系,2011年市場交易額達821億元。常熟服裝城建于1985年5月,面積3.71平方公里,市場營業面積350萬平方米,店鋪3萬多個,名列“中國十大服裝專業市場”榜首,并被評為“國家AAAA級購物旅游景區”。該市場日均人流量30萬人次以上,日資金流量19億,年交易量超過800億。位于紹興柯橋的“中國輕紡城”是全國首家冠名“中國”的專業市場,國家紡織面料館就設于此。該市場現有建筑面積326萬平方米,經營戶2.2萬余家,“中國·柯橋紡織指數”被稱為中國紡織市場的晴雨表,中國紡織品的“道·瓊斯”指數。該輕紡城2011年實現市場成交額889億,今年1-5月實現市場成交額374億,并以每月9%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這些地方的專業市場做得如此之好,尹景輝書記已做了高度概括總結:他們的成功特點是“五化”,即市場規模化、市場現代化、市場品牌化、市場多元化、市場信息化;他們成功的經驗是“六個創新”:創新市場發展理念、創新市場管理體制、創新資源整合方式、創新改造升級舉措、創新資產運營方式、創新市場融資方式。
對比盛澤、常熟、紹興的專業市場,虎門的服裝市場明顯存在幾個不足:一是市場規劃沒有人家做得好;二是市場規模沒有人家做得大;三是市場設計與管理沒有人家專業規范;四是市場的資產經營運作沒有人家效率高、效益好;五是政府在市場導向和資源整合上沒有人家強勢。虎門的服裝服飾及配套專業市場總的表現是小、散、亂、差,原因是缺乏規劃,各自為陣,重復投資,資源浪費,惡性競爭,自生自滅。這些問題應引起我們的深刻反思和足夠重視,要借鑒盛澤、常熟、紹興的經驗,既結合我們的實際,又要跳出虎門看虎門,重新謀劃,再度設計,創新舉措,將虎門的服裝服飾及其配套市場做旺做大,力爭打造成國家級、世界級的服裝服飾專業市場。
思考之3:巧借他山攻玉石,謀施良策創新舉,再振雄風力爭實現六個突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以上這些產業和市場集群地的經驗,推動虎門服裝服飾產業及市場發展壯大的思路要點是:規劃引領是前提,強勢主導是保證,轉型升級是重點,重點項目是基礎,優化環境是保障,創新舉措是關鍵。
具體對策要力爭實現如下六個突破:
一是整合資源,盤活存量,鞏固、提升、擴張虎門服裝服飾及配套等專業市場,優化硬軟環境,發揮富民龍頭帶動作用,實現市場的聚集力與輻射力的突破。
二是強化品牌意識,有計劃地做好虎門服裝總體宣傳包裝,培育更多更好的服裝品牌,實現虎門服裝總體品牌形象和品牌集群的突破。
三是促進服裝生產企業提升技術裝備,大力開展技術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效益,實現轉型升級的突破。
四是強化政府主導作用,成立綜合管理機構,加強規劃、引導、管理、協調、服務,營造良好的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實現管理體制和機制的突破。
五是加快步伐占領網上商城,與中科院及阿里巴巴、淘寶等著名電商企業合作,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從傳統商貿形態向現代電子商務形態的突破。
六是力爭建設新展館,創新辦展模式,豐富辦展內容,實現服交會專業化、品牌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突破。
這六個突破實現之日,就是虎門服裝再振雄風之時。希望廣大虎門干群、服裝企業、商場老板、商戶及各界朋友,同心同德,給智給力,為振興虎門服裝產業而共同奮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