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快速升值面面觀
2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價報6.2082,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26個基點,但3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出現回調,收報6.2152,較前一交易日回調下跌70個基點。專家表示,人民幣匯率在屢創新高的同時,也需警惕匯率雙向寬幅波動對經濟造成沖擊。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日晚,歐洲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降低25個基點至0.5%,這也是自去年7月5日以來歐洲央行的首次降息調整。分析人士認為,此次調整或將進一步助推人民幣匯率攀升。
但是,支持人民幣強勢的中國經濟中長期因素正在惡化:人口紅利窗口關閉,資本回報率快速下行,潛在增長水平顯著下沉。3月份,中國已經貿易逆差,如果貿易逆差持續出現,外匯占款可能會明顯收縮。
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凸顯、發達國家不斷推進量化寬松政策的大背景下,有專家表示,或唯有進一步擴大匯率浮動空間,增加經濟體的抗波動彈性,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經濟和金融風險。
升值猜想
人民幣快速升值引發市場對其背后原因的不同猜測。
自去年三季度以來,發達國家央行相繼展開前所未有的量化寬松競賽。而中國央行在頻繁采用逆回購方式為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同時并未動用利率杠桿,導致目前中國基準利率高于美國可比利率水平,利差和匯差同時存在給海外資金創造了更大的套利空間,驅動資金回流推升人民幣持續升值。
據中國央行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外匯占款(受資國中央銀行收購外匯資產而相應投放的本國貨幣)1.2萬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其中,3月份2363億元的新增規模雖然較2月份的2954.266億元和1月份的6836.59億元有所縮小,但全口徑外匯占款已經連續4個月實現正增長。
外匯占款連續4個月增加,表明"熱錢"正持續流入中國。專家認為,"熱錢"流入的趨勢還在持續。由于缺乏對沖的金融工具和反向的市場力量,這就導致了人民幣中間價不斷走高。
另有經濟學家對人民幣走強原因作出不同理解。華泰證券(10.06,0.25,2.55%)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當下人民幣的強勢是"虛弱"的,因為近四個月來人民幣匯價和中國外匯占款走強,某種程度上是央行管理中間價之下的套息盤交易所致;而如果3月出現的貿易逆差得以持續,套息盤引發的外匯占款可能會明顯收縮,屆時中國的國際收支將重返去年的羸弱態勢。他認為,人民幣強勢或將導致經常賬戶盈余惡化,最終補貼和加劇資本外流。
先升值再貶值?
多數分析師認為,未來人民幣再持續走強的動力并不會太大。從目前看,維持人民幣升值的大態勢,主要是因為經常項目順差大概會保留在和去年差不多的水平。但從短期來看,一季度經濟數據比較弱,可能對宏觀經濟的擔心重新回來。
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復蘇動力弱于預期,處在弱復蘇狀態下:第一季度7.7%的經濟增速低于市場的預期8%;4月份官方和匯豐的制造業指數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在3月短暫反彈后的再次回落。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濱認為,短期之內資本流入的勢頭可能會降下來。
另外一方面,從匯率升值的角度,去年三季度對美元的升值大概也有2%-3%左右,從實際有效匯率的角度看,過去五六個月升值大概在6%。這對未來兩個季度的貿易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人民幣再持續走強的動力可能也不會太大。
也有業內認為,目前人民幣進一步上升空間不大,預計會在近期連續升值后出現貶值,而貶值可能發生的時間是在今年三、四季度,尤其是美聯儲國債利率上升之后。人民幣匯率強調針對美元、歐元、日元等一籃子貨幣,且當前日元貶值幅度較大的背景下,人民幣大幅升值對于整體經濟運行不利。如果美聯儲結束量化寬松政策,會觸發資金流向發生轉變,則今年下半年會出現人民幣貶值、以及流動性收緊的趨勢。
或加速匯率市場化
自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推出多輪量化寬松政策以刺激經濟復蘇,特別是近期日本央行出臺的大規模寬松貨幣政策導致日元大幅貶值,引發了市場對主要貨幣競爭性貶值的擔憂。
在各國貨幣競爭性貶值的大背景下,擴大波動區間會否帶來人民幣的進一步大幅升值,是否會給經濟帶來影響也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日前,央行副行長易綱在IMF春季會議的小組會議上表示,"人民幣匯率將更加以市場為導向,近期中國人民銀行將進一步上調匯率波動區間"。近幾日人民幣匯率的持續創出新高,也為匯率波動區間可能再擴大埋下了伏筆。
易綱表示,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已取得明顯進展,截至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名義匯率已升值約32%,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超過36%。從市場形勢來看,目前適合考慮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