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中國保險熱點對話在京舉行 方斌提出相關建議
2013年10月23日,第八期中國保險熱點對話在京舉行,本期主題是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新趨勢。在專題對話環節,中國保監會保險資金運用管理部資金監管處調研員方斌表示,今年3月份成立了資產負債匹配監管委員會,下一步可能要重點推進這項工作。
具體的思路主要是四個方面:
第一,從理念先導和協調機制入手,推動公司建立符合資產負債管理要求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
另外一個抓手,從保險產品的抓手,實行資產負債的分帳戶管理。
第三個抓手,推動公司內部建立符合資產負債管理為核心的資產配置政策。
第四個抓手,建立符合資產負債管理要求的技術體系,監測資產負債匹配錯配的風險,這是我們在監管思路里面的主要想法。
以下是方斌的發言實錄:
我從監管的角度談一些對資產負債管理的一些個人看法和認識,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第一,資產負債管理,從歷史發展的時間來看,資產負債管理是保險業和監管機構共同推動的一個產物。我們知道資產負債管理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
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美國和日本一些保險公司沒有適當管理利率風險,導致破產,一些監管機構開始要求公司提供有關評估,利率風險的報告,然后各國在管理利率風險的基礎之上,逐步整合其他的風險管理。比如說承保風險,市場風險,產品風險,最終發展成整合整個公司風險的工具,我覺得這個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是監管機構和保險業共同推動的結果。
第二,資產負債管理,當前我們國家在保險行業全面實施的條件準備已經具備,并且具有迫切性和現實性。現在利率逐步市場化,會計準則二號解釋的執行,對準備金估值產生重大影響,以后準備金計提隨著市場利率波動而波動,對資產負債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們現在推行的產品主要都是利率敏感性的分紅和萬能產品,以及我們現在的傳統匯率市場化逐步推進,這些都對資產負債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迫切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管理。
第三,從資產的角度來看,我們資產經過03年以來逐步拓寬投資渠道,逐步為負債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下一步如何綜合發揮這些投資工具的效用,我覺得也是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課題。這從是制度的環境來看。
從市場環境來看,我們在市場中發現了剛才幾位老總提到的,一個是成本收益倒掛的問題。第二個就是長錢短用和短錢長配的矛盾并存的問題。第三個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低收益高波動特征的資產收益特征的現象暫時還不能緩解。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加強資產負債管理,我們從03年開始,就一直通過各種制度來制定和推動整個資產負債管理的工作。比如說我們在資金運用辦法,資產配置辦法明確規定資產配置管理的重要原則。
下面我談一談整個資產負債管理推進過程中的難點,因為資產負債管理,我們都在提,我剛才提到了在制度里面都提了,但是在實際過程中,我們發現這項工作技術性很強,而且需要協調配合的方方面面的內容也很多。主要有幾點:第一,從理念上來看,大部分保險公司還是缺乏資產負債管理的理念,更沒有將這些理念落實到機制當中,這是最大的最重要的一點。
另外一點,從內部協調的角度來看,因為資產負債管理需要資產管理部門與產品開發銷售,以及風控等部門協調配合,我們從這些角度來看,現行的組織架構,保險公司組織架構還不能適應整個資產負債管理的要求,必須要在組織架構上進行系統整合。
第三,從技術角度來看,因為資產負債管理的技術性要求非常強,我們感覺不管是從經驗積累和參數是否符合市場情況,這些都需要長期的過程。我覺得由淺入深,有易到難的長期過程。{page_break}
今年3月份在會領導的支持下成立了資產負債匹配監管委員會,下一步可能要重點推進這項工作,具體的思路可能主要是從四個方面:第一,還是從理念先導和協調機制入手,來推動這個公司建立符合資產負債管理要求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這是一個抓手。
另外一個抓手,從保險產品的抓手,實行資產負債的分帳戶管理,也就是說將保險資金分類兩類帳戶,一個是普通帳戶,一個是獨立帳戶。普通帳戶是按照資產負債管理的原則,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來投資。對于獨立帳戶原則上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決定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這是在投資政策上的一個分類管理措施。
第三個抓手,推動公司內部建立符合資產負債管理為核心的資產配置政策,我們制定資產戰略配置政策的時候要充分考慮資產配置要求和負債特征的要求。我們在資產配置辦法里面對這些內容進行了體現。
第四個抓手,建立符合資產負債管理要求的技術體系,監測資產負債匹配錯配的風險,這是我們在監管思路里面的主要想法,下一步監管委員會主要工作還是摸情況搞調研,把行業的資產負債情況以及好的做法從市場當中發現出來進行宣傳和示范。
另外做好培訓,邀請國外的專家結合我們國家的實際就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解決,這是我們一個初步想法。
剛才李總提到的,我們要建制度,這要把比例監管這一塊進行按類調整,為以后的資產負債管理打基礎,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