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經濟正在快速發展
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這不僅是體育盛事,更能拉動相關產業,刺激經濟發展。據索契冬奧會組委會透露,本屆冬奧會的營銷收入達13億美元,創造了冬奧會歷史之最。
隨著人們對各項體育賽事的熱情高漲,體育本身所蘊含的巨大經濟功能與價值也越來越被人們認同。體育產業的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增長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體育經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從去年年底恒大奪得亞冠冠軍,到今年年初李娜奪得澳網大滿貫,再到冬奧會召開,人們對體育的熱情與日俱增,也引爆了對體育產業的投資熱情。
2月9日,有消息稱,中超聯賽或被中國平安以1.5億元成功冠名。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到足球領域,房地產企業占據大部分。此前萬達集團從2011年開始冠名中超,每年費用6500萬元,三年冠名費高達1.95億元。
冬奧會期間,也點燃了中國體育迷的熱情,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繼成功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已提出申辦2022年冬奧會。此外,中國已經提出“要分類指導,從娃娃抓起,扎扎實實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持之以恒開展群眾體育,不斷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盡管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但是我國體育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初級階段。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經濟的發展,體育產業也迅猛發展,被譽為“朝陽產業”。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375.62萬人,實現增加值3135.95億元,同比增長14.44%,占當年GDP的比重為0.6%,遠低于發達國家1%-3%的水平。美國2012年體育產業總產值為4350億美元,占當年GDP的比重為2.7%。
當前,體育用品市場日漸繁榮,體育用品品種繁多,市場規模日益擴大,家庭的體育開支占日常生活開支的份額逐漸增加。從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運作情況來看,體育就意味著財富。舉辦大型的體育比賽特別是國際體育賽事,成為發展本國、本地區經濟的良好時機。
更重要的是,體育產業與資本市場的關聯性越來越強,體育產業從證券市場募集的資產越來越多,體育股票在許多國家資本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目前,貴人鳥上市后,填補了A股體育服飾板塊空白。此前,李寧及安踏等國內體育服飾巨頭,選擇在我國香港主板上市。中國的體育產業走向資本市場,體育經濟正在快速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