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口罩監測無據可依 國家標準亟待出臺
(央視《新聞直播間》節目僅指出綠盾XS碼,并未說明是幼兒款)
(綠盾PM2.5口罩XS碼3~6歲幼兒款)
(美國國家衛生信息中心(NCBI)對SARS期間醫護人員佩戴N95口罩應發廣泛嚴重頭疼癥進行的官方調查報告中文版)
(江蘇省質監局風險監測結果,綠盾PM2.5口罩的過濾效率高為95.687%){page_break}
(尼爾森實驗室檢測結果,綠盾PM2.5口罩濾片過濾效率高達99.4%)
(上海質監局風險監測結果,綠盾PM2.5口罩過濾效率平均值高達91.62%)
(美國MICORBAC實驗室抗H7N9測試結果表明,綠盾口罩采用的康綸抗菌面料4小時之內對落在其表面的H7N9病毒的減少率超過99.9%)
強力防護和呼吸安全不可兼顧
近日,央視報道稱,上海市質監局公布了對上海市生產、銷售(含網絡銷售)的標稱“PM2.5防護”、“隔離粉塵”、“防霾”等防護功能的38批次口罩產品進行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的結果,多數品牌過濾效率低。其中,行業領軍品牌綠盾PM2.5口罩的XS碼3-6歲幼兒口罩過濾效率僅為10.3%。對此,綠盾PM2.5口罩生產方康綸纖維回應,與成人的防護需求不同,幼兒的呼吸系統相對脆弱,無法按工業防塵標準設計,而且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兼顧強力防護和呼吸安全的幼兒口罩產品。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盡快設立相關標準,規范尚不成熟的PM2.5口罩市場。{page_break}
在報道中,上海勞動防護用品質檢站高級工程師王桂芬表示,我國目前尚無PM2.5防護效果標準,因此該檢測依據GB-2626標準進行。而GB-2626標準屬強制性標準,分類是“勞動防護用品”,并非面向普通民眾的口罩標準。此次檢測對綠盾等日用口罩,尤其是3-6歲幼兒口罩用工業口罩標準進行檢測,本身就是一種標準的錯用。
對此,康綸纖維表示:“對于企業而言,我們在不斷努力尋找其中的平衡點,爭取更早推出效果更好的幼兒款口罩。但不會提供能達到GB2626-2006工業標準的口罩給幼兒使用。”
同時,業內人士也認為,若幼兒口罩采用工業口罩標準,則是變相地承認童工的合法性。另外,幼兒口罩標準的缺失也是目前整個行業面臨的瓶頸。因此,建立幼兒口罩的民用標準也需要得到有關方面的支持和重視。
近幾年,“霧霾經濟”的興起催生了PM2.5口罩市場,但缺乏規范的市場也開始出現工業口罩。美國以及歐盟等國則對工業口罩的使用范圍做了嚴格的限定。一般情況下,工人佩戴工業口罩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否則可能會產生暈眩、惡心以及嘔吐等癥狀,嚴重者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綠盾PM2.5口罩作為民用品牌,在工業標準橫行的時下備受關注。據江蘇省質監局公布的對162批次口罩進行風險檢測的結果,綠盾PM2.5口罩過濾效率高達95.687%。此前,國家勞防用品質檢中心(北京)對其的測試結果為90.35%,16日公布的新一輪檢測結果則為93.7%。綠盾方面送檢美國尼爾森實驗室的濾片檢驗,過濾效率高達99.4%。而從上海質監局已公布但央視未提及的檢測數據來看,綠盾的成人款口罩平均過濾效率為91.62%。
對于不同的檢測結果,康綸方面認為,由于不同實驗室的檢測條件存在差異,所以實驗數據僅具有參考價值,并非百分之百準確。綠盾PM2.5口罩為達到更好的效果,一直致力于技術升級。除PM2.5防護效果外,還非常注重口罩表層對細菌和流感病毒的防護,并在2月份通過了美國知名微生物實驗室MICROBAC的抗H7N9禽流感病毒測試,其中亦包括XS碼幼兒款口罩。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標準不同可能使數據產生偏差,仿冒口罩也是導致檢測數據出錯的重要因素。據了解,對新華社記者與央視記者送檢的同款綠盾PM2.5口罩,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就分別檢測得到93.7%以及30%的兩組數據,檢測數值之間大相徑庭。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仿冒口罩大行其道,年收入達10億元的山東仿冒口罩村就是最好例子,因此不排除記者誤買假冒口罩并送檢的可能性。
“在行業標準缺失的情況下,各檢測主管機構或組織應對檢測結果持審慎態度,否則既傷害品牌,又誤導消費者。”業內人士還表示,“同時呼吁相關標準盡快建立,規范整個市場,也能促進兒童PM2.5防護技術的升級,盡早使兒童能得到切實有效而又不受傷害的防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