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匯率高估已給我國經濟帶來產業空心化、經濟“脫實向虛”、銀行業不良貸款增加等風險。有必要修正高估的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圍繞長期均衡匯率進行修正;豐富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建立有效的風險對沖手段。
2014年以來,人民幣一改2013年強勢升值態勢,截至3月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CNY)累計貶值幅度達1%,人民幣大幅貶值引發市場恐慌。盡管目前人民幣大幅貶值,但是貶值幅度仍不夠,據筆者資本增強型均衡匯率模型測算,截至2014年2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仍高估2.7%,也就是說,目前人民幣仍有繼續貶值的空間。
本輪人民幣貶值主要是市場作用的結果。2014年以來,離岸人民幣(CNH)市場出現貶值現象要早于在岸人民幣市場,并且貶值幅度超過在岸市場。截至3月末,CNH貶值幅度約為3%。由于CNH主要由離岸市場的供需雙方決定,反映的是市場價格與預期,CNH貶值表明離岸市場預期人民幣貶值,這種信號傳導到國內市場,引發CNY貶值。
市場預期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在于,2013年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過大。2013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加速升值,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升值6%,升值幅度為2012年的3倍,相比2012年低點大幅升值11%,明顯偏離了均衡匯率水平。導致人民幣大幅升值原因,一是在美元升值、其他貨幣對美元貶值的背景下,人民幣逆勢走強,導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高估。2013年,我國面臨的匯率格局發生變化,美元進入升值通道,實際美元指數對主要貨幣升值4%;新興市場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菲律賓比索下跌9%,印度盧比大幅下跌16%,巴西雷亞爾更是下跌了19%;然而同期人民幣面對強勢美元持續升值3%,二者疊加影響加劇了人民幣升值速度。二是我國外貿順差擴大,結匯需求進一步加劇人民幣升值。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貿易順差呈不斷擴大趨勢。2013年我國貿易順差1.6萬億元,同比增長11%,比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2009年增長20%。我國外貿結算多用美元,在進行國內投資時,需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由于結匯時賣出美元買進人民幣,導致外貿結匯環節人民幣需求增加,進一步加劇了人民幣升值壓力。
過去一年人民幣匯率的強勢升值,導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明顯偏離了均衡匯率水平,人民幣匯率在市場的作用下有向均衡匯率水平修正的必要,因此必然會出現貶值,這也是201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大幅貶值的主要原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