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滬港通兩個市場不平等
滬港通于11月17日開通,這是內地股票市場走向國際化的關鍵步驟。
目前對于滬港通的分析流于表面,滬港通會帶來多少資金增量,滬港通會拉動藍籌股等,市場早已做出反應。交易制度與交易工具,表現在T+0與融資成本,顯示兩個市場交易者未受公平對待,實質是兩個市場不平等。
香港與內地的投資者獲得的投資條件不同,港市T 0,有各種對沖風險工具,上交所是否能夠恢復T+0交易值得關注,這一舉措將使上交所的交易量成倍上升,短期具有強刺激作用,是股市興奮劑,券商自然一本萬利。
上交所作出積極表態。11月10日,上交所在滬港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回轉交易(也即“T 0”交易)機制一直是該所重點研究推進的創新,滬港通的推出無疑將加快內地市場在這一領域的探索。我國股票市場已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已經具備了恢復“T 0”的條件。
1992年12月24日到1994年12月31日,A股市場曾實行T 0交易,因為投機性太大而取消。現在要恢復T 0,并不是因為投機性下降,而是在有指數期權、融資融券、滬港通的市場,強行實行T 1,已經不合時宜,明顯是讓部分投資者吃虧。
香港市場不僅有T+0,目前還出現了一系列的券商優惠行為。據《明報》財經報道,11月10日,香港不少證券行急不可待推出優惠,免傭期一般比銀行長,部分更出動送股票的方法以吸客。有券商最高提供八成半孖展(融資融券)給客戶。銀行雖然免傭期較短,但利用自身優勢把股票戶口與人民幣定存優惠捆綁,客戶在兌換人民幣時更有20至30點子(1元等于10000點子)的優惠。
銀行在匯率、利率上給出優惠。中銀香港指出,新客戶除了豁免3個月傭金外,還推出“人民幣靈活高息定期存款”,同時兌換人民幣買A股,匯率上有30點子優惠。恒生銀行宣布,由下周起至明年3月底,客戶買A股無限次免傭,同時結算戶口的存款余額年利率高達1厘。中信銀行國際的免傭期則長達6個月,同時股票戶口的人民幣存款利率高達1.2厘。客戶兌換人民幣可享有20點子優惠。香港客戶交易無傭金,匯率利率可以享受優惠,還有免費8成融資融券奉送。
目前國內各券商港股通開戶條件不一致,西部某上市券商要求營業部嚴格執行臨柜開戶政策,并要求客戶提供1000元的“保證金”以防止賬戶透支,只有取消港股通業務時方可轉出,此外客戶還需參加現場測試。華東某券商的開戶政策更為靈活,允許網上開戶,對保證金亦沒有明確要求,傭金最低可至萬分之八。券商對于客戶不大放心,不僅無優惠,反而要保證。
相比而言,境內投資者融資年化利率在8.6%左右,融資資金的平均持倉天數約為15天。截止10月底,統計數據顯示,滬深兩市的融資余額距離7000億大關僅一步之遙,15天支付的利率為24.739億。
港股通的費用包括:經紀傭金、雙邊征收費率為0.005%的交易費、雙邊按0.5元征收的交易系統使用費、雙邊按0.003%征收的交易征費、雙邊按0.002%征收的投資者賠償征費、雙邊按0.002%征收的股份交收費用及雙邊按0.1%征收的股票印花稅等,而除經紀傭金外其余都是固定費用,由交易所、證監會、特區政府強制收取。每次交易,僅監管部門收取的費用就高達交易金額的0.112%,如果再加上香港經紀傭金“市場指導價”0.25%,交易成本高達0.362%。券商為奪客戶,傭金可能優惠。
如果境內投資者融資購買港股,加上傭金等成本,平均收益起碼達到8.7%以上才能獲利。
不可消除的是港股通匯率風險,雖然上交所以最優價提供給投資者,但風險始終存在。
滬股通投資者可在香港市場開展滬股通股票保證金交易、股票借貸和擔保賣空,但境內券商、銀行不會提供類似優惠,雙方投資者起始條件不同。
只有在做空方面,香港投資者必須遵從內地規則,受到嚴格限制。
圍繞滬港通的服務戰已經開始,大券商獲得更多客戶,華夏、南方等基金公司年內或推滬港通基金,互聯網上客戶端大戰一觸即發,工行成為“港股通”業務結算銀行,中國銀行獲“滬股通”獨家結算銀行資格。無論香港內地,這些金融機構可為大贏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