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再貶一步就是貨幣戰
市場人士正在努力從人民幣近日的走勢中解讀中國央行在后SDR階段的政策方向。而本周,越來越多的信號似乎指向央行對人民幣貶值更加容忍的態度。
人民幣續貶對于中國平衡貿易收支、重新控制國內貨幣狀況和結束通縮循環都是必需的。其實人民幣貶值并非讓所有人都非常訝異,因為許多人原本就預估人民幣加入IMF的SDR后,央行就會放貶人民幣。
中國央行在今年8月時曾意外引導人民幣貶值,當時掀起了亞洲各國貨幣爭相競貶的局面,最后甚至導致了各國股市重挫。
本周四中國央行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設定在6.4236,一舉貶破了當時8月的低點6.42 元。目前市場預期人民幣有可能會繼續貶值,因此恐再次掀起亞洲各國貨幣競貶的戰爭。
法國興業銀行表示,人民幣進一步走軟可能引發"貨幣戰爭",要么源于想讓本幣走勢與人民幣保持同步的決策層這一直接因素,要么拜投資者整體做空亞洲貨幣這一間接因素所賜。
法興銀行分析師Jason Daw和姚煒在報告中說,如果人民幣貶值加速,或是波動率大幅上升,那么整個新興市場貨幣組合的穩定性就可能受到動搖。離岸在岸人民幣匯差的擴大反映出了離岸人民幣頭寸狀況的變化,反過來也能折射出在岸市場參與者的預期。
法興前景預期中的基線情境是美元/人民幣到2016年底逐步有控升至6.80的水平,其間會有相對穩定期,也會有人民幣貶值加速的情況出現。
瑞穗銀行(Mizuho Bank)外匯策略師Chang Wei Liang表示,近期人民幣再度貶破8月中的6.42元水平,市場開始懷疑央行正默認著人民幣的貶值走勢。若果真如此,代表亞洲新興市場的貨幣也會爭相競貶,借此維持自身貿易的競爭力。
麥格里(Macquarie)策略主管Nizam Idris 表示,整體來說亞洲各國并不討厭讓本國貨幣貶值,因為許多國家都大幅依賴出口,所以貨幣貶值并不一定都是壞事。中國人民幣貶值并不是亞洲貨幣走弱的所有原因,但卻是一定的催化劑。依賴出口的國家如韓國受到人民幣貶值的影響極深,不過韓國央行總裁李柱烈今天在新聞記者會上表示,并不預期人民幣會持續貶值,而且韓國和中國有簽訂FTA,因此人民幣走弱對韓國的負面影響不大。
中國人行在上周的聲明中曾指出,人民幣沒有繼續貶值的基礎存在,不過若觀察中國經濟近況和低迷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中國央行或許沒有太多的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