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財:整改期已進入倒計時
據媒體1月報道,為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利益,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工作將進一步落實,銀監會近期將成立銀行業理財托管登記中心有限公司,正式運營好理財登記平臺,落實好理財產品的備案工作。
以P2P為代表的20家樣本中,只有2家披露了以上4項全部信息,另有4家1項都未披露,其余平臺只進行了部分披露。這些P2P網貸平臺對融資方信息披露的不完整率高達90%。
去年12月,P2P網貸監管意見稿下發,按照意見稿的要求,平臺應披露的借款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年收入、主要財產、主要債務、信用報告。但據融360近日發布的一項針對P2P融資方信息披露的實際投資調研,20家樣本P2P網貸平臺選取的20個標的中,只有2家披露了以上4項全部信息,另有4家1項都未披露,其余平臺只進行了部分披露。這些P2P網貸平臺對融資方信息披露的不完整率高達90%。
不僅如此,在被調研的標的中,投資人在投資前均無法查看融資方的姓名(或企業名稱)。實際投資后,仍有13家平臺對融資方的真實姓名(或企名稱)、身份證號、照片等關鍵信息進行馬賽克涂抹。此外,20家P2P平臺中,4家不提供借款合同(或委托協議),借款合同的缺失率達到20%。
另一方面,對于逾期及不良情況,部分P2P網貸平臺更是有些諱莫如深。根據拍拍貸、紅嶺創投、人人貸、積木盒子等11家P2P網貸平臺自行發布的2015年年度經營數據,其中有4家平臺未公布逾期數據,而部分予以公布的平臺,也未能解釋數據的統計口徑。
值得關注的是,在被相關機構及業界探討已久之后,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信披制度的嚴格要求終見雛形。記者獲悉,即將掛牌成立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近日在北京召開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標準研討會,會上公布的《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規范》 (初稿)中,針對P2P從業機構,擬制定全面嚴格的信息披露規范,要求每天更新至少21項平臺運營信息。
具體來看,被要求更新的信息包括交易總額、交易總筆數、借款人數量、投資人數量、人均累計借款額度、筆均借款額度、人均累計投資額度、筆均投資額度、貸款余額、最大單戶借款余額占比、最大10戶借款余額占比、平均滿標時間、累計違約率、平臺項目逾期率、近三月逾期率、借款逾期金額、代償金額、借貸逾期率、借貸壞賬率、客戶投訴情況、借款人經營狀況等,并要求平臺對線上項目就增信措施、項目風險提示、逾期保障措施等進行詳細披露。
“投融資雙方信息不對稱,既提高了網貸業務的交易成本,也增加了投資人的投資難度和投資風險。”融360理財分析師張建國認為,意見稿的出臺,意味著網貸行業進入了“有法可依”的階段,18個月的整改期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對于大多數P2P平臺而言,接下來的整改將不可避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