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制版師供不應求 企業感嘆招人難
近日,第四屆重慶服裝行業“十佳服裝制版師”大賽舉行,前十名選手將代表重慶角逐全國大賽。據了解,為什么有些服裝模仿國際大牌的款式,卻怎么也沒有大牌的風范?問題就出在版型上。不論是在重慶還是全國,服裝制版師都供不應求。
制版好比服裝的靈魂 企業感嘆招人難
比賽現場,評委只提供一張圖,上面印有西服的正反面照片,選手們需要根據這張圖紙,制作出符合模特身材的樣衣。
只見選手們有條不紊地編制工藝技術文件,接著制版、制作樣衣,進行立裁造型。用了近9個小時,一件“專屬定制”的西服穿在了模特身上。
提起制版,許多人并不熟悉。制版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考驗著制版師對于人體結構的理解,對尺寸、部位的精確把握等。除了需要豐富的經驗,還要有很高的靈活性。
“行業里有一句話,三分設計七分制版,制版就是服裝的靈魂。”比賽評委之一、重慶段氏服飾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段遠紅表示,優秀的制版師是各大服裝企業爭搶的對象。現階段,本地很多服裝企業為招制版師往往會開出上萬的月薪,但也不好招人。
工程設計培養不足 自身還得有工匠精神
服裝行業從業人員不在少數,為什么會缺制版師?“一些設計師畫出的服裝圖紙是好看,但是做出來不合身。”重慶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尚福表示,隨著服裝市場的細分、產業的細化以及專業性分工,制版師的重要性尤為突出。
在服裝生產環節,制版師是將效果圖轉化為產品的實踐者,需掌握紙樣結構、制版工藝實踐等工程設計。當前,我國服裝人才培養主要分為藝術設計與工程設計兩個方面。院校主要招的是藝術設計人員,忽略了工程設計的人才培養。除了院校和協會應做好相關工作,企業也要重視制版師,給予多方面保障,形成良性循環。
重慶市工貿高級技工學校老師賴小紅認為,制版師稀缺的一個原因是系統化的學習不夠全面。“有些制版師剪裁、制版不錯,但是美感、造型不夠。”想成為一名優秀制版師,除了天份還得有耐力,有工匠精神,很多年輕人往往堅持不下來。
“舉辦這次大賽,正是希望能提高制版師在行業中的地位,鼓勵服裝工程設計人才的培養。”陳尚福說,每年比賽的第一名選手都會獲得由市金融財貿輕工紡織工會頒發的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及證書。
服裝行業咋發展 依托“互聯網+”走定制化精細化
制版師的缺失,只是服裝行業發展中的一個問題。據統計,截至去年10月,我市擁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3800余戶,實現年銷售收入約460億元。
但由于消費渠道、品牌培育、產業鏈等問題,服裝生產總量跟全市供應總量相比,占比較小。加上消費水平和觀念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不再滿足于千篇一律的制式成衣,作為傳統制造業的服裝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的巨大壓力。
壓力之下,服裝行業該如何發展?“依托‘互聯網+’,形成‘互聯網+品牌、渠道、技術’是一個方向。”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品牌培育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目前服裝產業鏈在全國的布局已經基本完畢,加上重慶服裝企業體量較小,所以要另辟蹊徑。
在該負責人看來,服裝行業應該向高端定制、技術與傳統企業的融合以及大數據支撐平臺擴展,走向定制化、精細化的智能制造。
如何將設計與消費者貫通,加大品牌的培育,同為重要。“現在消費的主體是90后、00后,他們的消費理念很時尚也很快,怎么把服裝作為一種‘快時尚’與現有的品牌結合,也是一個思考方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