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人民幣匯率要有區間思維
人民幣為什么要貶值,這已經不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目前人民幣匯率的定價已逐步走向市場化,就算央行出手干預匯率,也是采用市場化的手段,引導市場供需,而不是簡單的官方定價。所以人民幣匯率走勢,基本能夠反映市場諸多訴求,這種訴求恰恰是一種對經濟調整過程中投資者情緒的釋放和調節,反而有助于管理預期。就像日元近半年多來的升值,也不能說明日本經濟向好,市場往往短期反應過度,而長期彈性不足。外匯市場的復雜性,遠遠勝過經濟本身。
中國對匯率的特殊關注點在于,中國市場依然是一個由散戶組成的市場,如果整個輿論釋放了過多的人民幣貶值言論,從老百姓的角度講,是沒有太大判斷力的,因此很容易形成集中換匯等羊群效應,央行等出手干預在所難免。至于符合市場訴求的調整,實際上官方層面主動干預的意愿并不強,一方面央行不會為了維護一個市場根本不認可的價格,把外匯儲備都浪費在干預匯率上,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還沒有出現令人民幣無序貶值的重大風險事件。
節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繼續下調,目前已回到6.72上方,創六年來新低,離6.82的二次匯改起點值僅一步之遙。離岸市場更是連跌8日。市場一方面擔心人民幣匯率進一步走低,另一方面又茫然于不知如何應對貶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短期大幅走低,并不是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此次走低,至少有四大因素在同一時間點聚集。
一、上周以來,美聯儲諸多官員發表關于支持加息的言論,美元走強,非美貨幣大部分下跌,尤其是英鎊的大跌,對人民幣匯率也形成一定影響;
二、節前中國主要城市發布了新的房地產調控措施,投資者擔憂房市降溫,聚集在房地產市場的資金可能會選擇“外流”,拉低了離岸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期;
三、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外匯儲備降幅超出預期,已連續三個月下滑,外匯儲備持續減少。一方面有資本外流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中國央行有意拋售外匯儲備來穩定人民幣匯率所致,無論哪種情況,對人民幣匯率來講都是利空消息;
四、人民幣被納入SDR之后,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遠期需求更加樂觀,但近期看投資者對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改革預期更高,國內投資者反而對海外資產存在更大的需求,以平衡持有過多國內資產帶來的風險,這種需求本身也會抑制人民幣短期匯率。
市場一直認為6.7這個價位非常關鍵,但從整個走勢看,6.7并不是一個特殊的點位。對于波動逐步加大的匯率市場來說,對匯率的具體點位不應該設置“容忍度”,努力去保一個區間倒是有可能的,比如6.8—7是未來非常重要的一個區間,一旦跌破7這個整數關口,可能會催生市場恐慌情緒,因為這將意味著2010年人民幣重啟改革后,其對美元升值的部分已全部抹去。
但這還要看具體時間周期,如果是一年之后才破7,對市場情緒的影響不會太大,也很難激起市場過度的投機,因此盡可能的管理預期、把握貶值節奏是最關鍵的,而不是阻止其貶值。
相比在匯率管理方面非常成熟的經濟體,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管理預期對于各國央行來說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英鎊雖然大跌(英鎊自退歐公投以來累計下挫達17%),但英國似乎并不擔心英鎊的貶值,英國退歐事務部長David Davis剛剛表示,可以看到英鎊跌至30年低點所帶來的好處,英鎊疲軟有助于出口商。
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桑德斯昨日在回答英國下議院財政委員會質詢時提到,“鑒于英國經常賬戶赤字的規模和持續性,如果英鎊進一步下跌,我不會感到驚訝。”他表示,已經史上最低的利率可能還會再次下降,英國央行也可以推動其資產購買計劃。
國際市場雖然對主權貨幣的“競爭性貶值”三緘其口,但整個市場落實到具體操作層面還是抱有不同的認知,美國也不例外。2017年擁有投票權的美國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剛剛就表示,美元相對強勢,對制造業造成了一定挑戰;較低的進口價格顯示美元已經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