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調低247個基點,探至6.7558
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大幅調低247個基點,探至6.7558,刷新了6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新低。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21日上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回應說,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主要是由于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推動美元匯率走強。與國際上其他貨幣對比,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幅度并不大。王春英表示,在外部環境影響下,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是正常的,也在可解釋范圍內,目前國內市場預期總體保持基本穩定。
美聯儲久未落地的加息“靴子”同樣也影響到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今年以來我國跨境資金一直面臨著流出壓力。但是外匯局昨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出向好勢頭,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正在逐步緩解。王春英判斷,在經濟、金融基本面的支撐下,未來我國跨境資本流動仍然有望保持基本穩定,與此同時,此次美聯儲加息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市場共識正逐步形成,因此相關影響在市場可預期、可消化的范圍內。
“從目前來看,此次美聯儲加息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相關影響也在市場可預期、可消化的范圍內。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的道路依然曲折,英國“脫歐”等各種沖擊不斷,再加上美國自身經濟增長和就業改善狀況也存在不穩定性,美聯儲加息十分謹慎。因此,此次美聯儲加息應該是一個比較緩慢而且符合預期的過程。”王春英判斷。
而從加息對美元匯率的影響看,去年年底美聯儲首次加息前,美元指數有所上升,但加息以后開始回落,2016年以來美元指數在一定區間內小幅震蕩,當前水平總體與年初基本相當。相比之下,2014年和2015年美元指數分別上升13%和9%。從這個角度看,美聯儲加息也并不意味著美元會持續走強。
更為重要的是,我國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運行的格局,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得到積極體現。王春英指出,歷史經驗表明,應對美聯儲加息,自身經濟金融狀況是關鍵,我國在這方面是具有優勢的:其一,我國經濟運行好于預期,在世界范圍內處于較高水平;其二,我國抵御外部沖擊的能力較強,財政狀況相對良好、金融體系總體穩健、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外匯儲備十分充裕;其三,人民幣匯率靈活性不斷提高,跨境資金雙向流動的渠道進一步拓寬,有利于我國更好地調節跨境資金流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