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IPO發行與股市穩定結合起來?
最近的A股市場出現持續下跌的走勢,其中,深市三大指數均出現大跌,其中深成指大跌2.95%,創業板指大跌3.64%,中小板指大跌2.81%,三大指數均跌至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初股市暴跌時的低位位置附近。當然,要穩定市場預期,管理層有必要對發行制度進行實質性的改革。股市力所能及地支持實體經濟,支持企業融資是應該的,但股市不能支持圈錢。當下的問題是,IPO制度不只是融資制度,更是圈錢制度。
是什么導致了股市的大跌?其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這其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IPO的加速發行。從去年11月以來,IPO明顯提速,而進入2017年后,新股發行進一步加快,截止1月17日,2017年前11個交易日,每天新股發行數量達到3只。這給市場尤其是給投資者的心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投資者的持股信心發生動搖,股市因此出現大跌。
雖然有輿論認為,IPO加快發行步伐有利于給力實體經濟,強調融資功能是股市最重要的功能,但這種說法顯然是片面的。因為就股市的功能來說,股市不只有融資功能,同樣也有投資功能。投資功能同樣是股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對于一個健康發展的股市來說,投資功能與融資功能是并重的,絕對不能片面強調融資功能而犧牲投資功能。實際上,早在2004年2月國務院發布的資本市場“國九條”里,就強調要重視資本市場的投資回報。要采取切實措施,改變“重籌資、輕回報”的狀況,為投資者提供分享經濟增長成果、增加財富的機會。因此,股市的投資功能不應該被廢棄。
作為股市來說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是應該的,但支持實體經濟必須考慮市場的承受能力。行情火爆之時,多發些新股是可以的,但行情低迷之時,仍然瘋狂發股,這就是完全不考慮市場的承受力了。象一天發股3只,一年發股就是700余只,這種發股的瘋狂程度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如此一來,股市完全就是為融資服務了,投資功能則被踩在了腳下,投資者的信心因此發生動搖也就不足為奇了。而這種做法也是竭澤而漁,是不利于股市發展的,即便是從IPO的角度來說,也是不利于IPO的持續進行的。
所以,即便是支持實體經濟,也需要維護股市的穩定。而就當下而言,就是要放緩IPO的腳步。要把IPO發行與股市穩定結合起來,穩定投資者對市場的預期。如果新股加速發行讓投資者預期股市將會進一步下跌,這樣的市場自然難以穩定。
如何把IPO發行與股市穩定結合起來?筆者以為,這種結合就是要把IPO發行數量與指數所處的位置相掛鉤。比如,上證指數在3000點以下,每天平均發行的新股不超過0.5只;往上每500點指數為一個區間,每個區間增加0.5只新股發行數量。即指數在3000點到3500點,每天平均發股1只,3500點到4000點,每天平均發股1.5只,依此類推。這樣新股發行既考慮了市場的穩定,也給了投資者明確的預期。尤其重要的是,根據這種做法,管理層不會片面追求新股發行,管理層要想多發新股,就必須把股市提振上去,以此達到融資與投資的“雙贏”。
每一家企業上市,IPO融資金額其實并不大,真正可怕的是伴隨著IPO而至的大小非套現,因為大小非套現金額往往數倍于IPO融資,股市因此成了大小非套現的提款機。而大小非套現顯然不屬于股市的融資功能。這個問題的存在嚴重妨礙了股市融資功能的發揮,是管理層必須要正視的問題。如果這個問題能夠得以解決,那么IPO對市場的沖擊就會大大降低,市場的融資功能也將因此而增強。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