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萬億資金到期 央行貨幣政策已有適度轉向的趨勢
春節長假之前,MLF中標利率的上調引起了市場的擔憂。然而,隨著節后SLF及逆回購利率的調升,實際上也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恐慌情緒,市場預期央行貨幣政策已有適度轉向的趨勢?;蛟S,對于近期央行的系列舉動,意在給市場釋放出某種信號,而對市場各方而言,仍在持續關注央行后續的加息舉動,這將會直接給樓市、股市乃至債市市場帶來實質性的影響。
實際上,春節長假之后,公開市場回籠資金的壓力,同樣受到了市場的關注。究其原因,從相關數據獲悉,月內到期資金可能達到2萬億以上的規模,而沉重的資金回籠壓力,將會給本已疲軟的中國股市帶來雪上加霜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近期央行的接連動作,不僅先后調整短端及長端的利率,而且就目前而言,已經連續兩天暫停公開市場的操作,這對市場的心理負擔尤為敏感。
但是,從這一系列現象分析,央行近期舉動,進一步強化了金融去杠桿的決心,而此舉也印證了此前注重“抑制資產泡沫”的定調。與此同時,鑒于接連的舉措,實際上也給市場或多或少釋放出央行或迎寬松拐點的信號,隨之而至的,則是中性從緊的貨幣預期,而從歷年來的情況來看,貨幣政策的松緊,也直接影響到樓市、股市、債市等真實表現。
至于外部不明朗的環境,結合年內美聯儲或有三次的加息預期,央行這一動作或有提前做應對準備的可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近期短端長端利率調升的背后,并未直接影響到存貸款領域,而更多影響到銀行等金融機構間的貨幣市場,也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加息舉措,對股市、樓市沖擊影響有被市場夸大的可能。
“成也資金,敗也資金”,這是中國股市的真實寫照,而這一現狀也體現出中國股市離不開資金作為推動主導的性質。由此可見,面對逾2萬億資金的到期,市場資金回籠的壓力偏大,而后續如無持續有效的對沖方式,將會給股票市場帶來一定的流動性沖擊。
上周五,滬深兩市成交量能創出了股災以來的新低水平,兩市僅錄得2400余億的成交量能。或許,面對上周五市場的極度地量水平,仍可能與節日觀望情緒濃厚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而上周僅有一個交易日,市場參與熱情并不高,直接導致市場量能的極度萎縮。
但是,從本周一的股市成交量能來看,雖然滬深市場成交量能有所回暖,但依舊處于3500億元以下的地量水平。由此一來,在存量資金博弈環境下,隨著股市吸引力的持續下滑,加上資金回籠壓力的持續增大,市場觀望情緒將會持續疲軟,而股市短期內出現大漲大落的可能性,也在驟然下降。
維系股市“穩定”格局,迎合金融市場去杠桿化的目標,這或許是年內市場的重要任務。對于現階段的中國股市,在貨幣政策沒有太大起色的環境下,仍不能夠寄予太高的厚望。與此同時,在外部環境不明朗等因素的影響下,今年中國股市的考驗也并不少。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