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型公募基金終于“撥云見日” 投資機會來了
本周,一項關于養老型公募基金指引的初稿已經下發到一些公募基金管理人手中,開始征求意見。一些證監局甚至要求,基金管理人的相關意見要在今天,也就是5月18號前反饋。這意味著業內談論已久的養老型公募基金終于“撥云見日”,這一全新的公募基金品種有望誕生。
我們知道,公募基金具有信息披露透明、投資靈活的特點,是養老金賬戶實現資產增值的良好渠道。然而,對于養老投資,風險控制是第一位的,在“保本”的同時又要維持較高的收益率,這就對養老型基金的投資策略、運作規范等提出了高要求。根據指引初稿,養老型基金應當采用包括目標日期策略、目標風險策略以及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策略。
此外,還對養老型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經理作出了嚴格的準入門檻限制。對此,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表示,指引主要秉承穩健投資原則,確保養老金的穩步增長。老百姓的養命錢,對安全性的要求比較高。現在這樣一個新的指引,總的原則傾向于讓本身資產規模比較大,有比較豐富的管理經驗,風格又比較穩健,更講究中長線配置的一些基金來成為它的管理人。
目的仍按照養老金既定的目標,也就是維系養老金能夠穩健投資,每年在回避風險的情況下,取得相應的收益。這也是世界各國養老金發展過程中一個必然的選擇。嚴格的準入門檻,意味著一些規模較小、公司治理不健全的基金公司將被拒之門外,而一些實力較強、運作規范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或將受益。
養老型基金采用FOF或普通基金形式,擬設股票投資上限。在基金類別與投資標的方面,根據指引初稿,養老型基金可以采用FOF,即基金中基金,也可以采用普通基金形式來運作。但都對養老型基金投資股票作了限制,原則上投資于股票的比例不超過30%。桂浩明表示,由于養老型基金投資人的風險偏好較低,采用基金中基金能有效降低非系統風險。
FOF也就是基金中的基金,目前還是進一步分散風險。因為基金本身就采取多元投資的策略,我不直接買股票,通過買基金的方式,讓基金再購買基金,通過這樣兩階的處置,實際上能夠進一步分散風險。單一股票波動大,到了某一個基金波動就小了,再到一個母基金,也就是FOF的情況下,風險會進一步的熨平,最大范圍將風險控制住的同時也能夠實現收益。
截至今年5月初,我國已有超過30家基金公司上報了67只FOF產品,也就是基金中基金產品,這其中有3只“養老”標識產品。可以預見,養老型公募FOF借助“長錢”優勢,將對包括養老型基金在內的中長期投資者帶來利好。
養老金市場化一直是各方議論的焦點,有業內人士直言,目前推出養老型公募基金恰逢其時。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專門用于養老的資產占總資產比重不到5%,反觀美國,截至2015年末,個人養老金資產達7.3萬億美元,是公共養老金的2.5倍。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財政支出壓力的加大的背景下,基本養老保險不堪重負,企業年金覆蓋面又低,構建以個人自主養老為基礎的第三支柱潛力巨大,養老型公募基金大有可為。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