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云裳衣仍要二次申請轉板呢?
6月13日晚間,云裳衣(08127)宣布申請由創業板轉向主板上市,以提高股份的流動性及提升集團形象。今日開盤,其股價一度大漲20%,收盤漲幅定格為11.67%。
這已經不是云裳衣第一次祭出轉板炒作大法了。3月16日,云裳衣首次申請轉板,轉板理由如出一轍。不同的是,彼時公司股價正處于下跌途中,受轉板申請刺激,次日暴漲近50%,但轉瞬即被下跌浪潮淹沒。而現在,云裳衣股價已經在低位企穩。
股價曾坐過山車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云裳衣主要從事服裝銷售業務,向客戶提供供應鏈管理總體解決方案,其客戶位于歐洲、中東、美洲及亞太地區。公司每年營收在一到兩個億,凈利潤約一兩千萬。
這樣一家香港小公司,本是名不見經傳,但因其暴漲暴跌的過山車般股價走勢,云裳衣為部分投資者所熟知。
2015年10月8日,云裳衣以配售方式在創業板掛牌上市,上市定價為0.15港元(單位下同),掛牌首日,其股價即暴漲近10倍。此后一年零兩個月,經過連續兩次橫盤—拉升的階梯型走勢,到2016年12月15日,云裳衣的股價達到18元,較上市價暴漲120倍。

經此一役,云裳衣或可與同樣以配售方式上市,股價在一年多時間暴漲百倍的聯旺集團(08217),并稱創業板“絕代雙驕”。
當然,云裳衣的神奇大漲背后,大有古怪。在股價大漲120倍的296個交易日,云裳衣的換手率僅為7.40%。如此可憐的成交情況,卻能推動如此巨大的漲幅,背后的原因或呼之欲出:云裳衣的股票或已經貨源歸邊,股價的漲跌或完全由大資金操控。
事實上,早在2016年8月12日,港證監就指責云裳衣的股權高度集中。證監會查詢結果顯示,云裳衣有20名股東合共持有9.99億股股份,占到總股本的99.99%,流通在外的股份僅98萬股!
投資者不上當,沒人參與博傻游戲,云裳衣背后的大資金或許也覺得再往上漲已經意義不大,于是,其開啟了與此前走勢截然相反的暴跌模式,僅僅5個月時間云裳衣股價由18元一路下跌到0.47元,跌幅達到97.4%!

在此期間的83個交易日,云裳衣的股票換手率約為44.4%,較之前的上漲階段大幅放量。這或許是由于大資金為了制造活躍成交的假象,進行了對倒操作,也或許是有部分不明真相的韭菜半路抄底,當然更多可能是兩者兼而有之。
能否轉板成功?
股權過于集中,是云裳衣首次申請轉板上市無果的原因之一。
根據聯交所上市規則,創業板上市公司申請轉主板,必須符合主板上市的主要先決條件,其中一條為公眾持股比例不低于25%。顯而易見,云裳衣在首次申請轉板的時候,公眾持股比例不符合主板上市條件。
時過境遷,自4月20日觸底以來,云裳衣的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36個交易日累計換手率達到88.6%。再加上3月17日-4月20日期間約40.2%的換手率,自首次申請轉板以來,公司股票累計換手達到約121%,或也足以引入更多的公眾持股(或通過原有股東分倉、代持等分散持股)。
不過,據了解,要轉向轉板上市,除公眾持股比例要求外,聯交所在業績方面也有規定:公司最近一年的股東應占溢利不得少于2000萬;及其前兩年累計的股東應占溢利不得低于3000萬。
經過連續多年的業績增長,云裳衣2017財年的凈利潤達到2514萬。不過,2015-2016財年,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471萬及414萬(2016年產生約1320萬的上市開支),前兩年累計利潤僅為1885萬,低于3000萬。

既然凈利潤不符合轉板要求,為何云裳衣仍要二次申請轉板呢?或許又是一場炒作。
但是,港股市場終究是一個看業績的市場,即便是經過暴跌后的估值回歸以及公司本身業績的增長,云裳衣的市盈率仍達到27倍,高出行業均值約一倍。
同時,從現金流狀況來看,云裳衣的業績增長含金量并不高。2016-2017財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分別為-14萬、359萬,遠低于期間的凈利潤水平。
此外,云裳衣目前市值約為6.7億,超過了主板的殼價值,即便是有轉板成功的可能性,恐怕炒作價值空間也不大。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