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鞋企秋冬訂單陸續提價海外采購商忙挑貨
為了物色更廉價的生產商,一些海外采購商跳過中國貿易商直接跑到全球最重要鞋產品加工基地廣東找鞋廠下單,但到現場后才發現,最近幾乎所有工廠都在提價,這與他們看到的一些統計數據存在出入。
據廣州海關最新統計數據,2010年1~4月廣東出口鞋13.2億雙,價值34.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別增長18.5%和9.9%,平均價格為每雙2.6美元,下降7.3%。統計數據顯示,出口均價由2009年下半年開始震蕩下行,其中,今年4月出口平均價格為每雙2.3美元,同比下降5.5%,出口平均價格為2009年以來最小值。
“前幾個月還可能有些低價訂單,現在則行不通了。在金融危機中又有一批鞋廠倒下,目前東莞絕大多數鞋廠的訂單都排得滿滿的,在生產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我們都很強硬地向采購商提價,尤其是從5月陸續在接今年秋冬季新訂單,我們提價了10%~20%。因為我們新推出的很多款式都是別人所沒有的,采購商在找不到其他合適的廠家代替時也只好接受。”藍玄圃昨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筆者時如是說,看好全球鞋市場復蘇,他辭去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的職位,今年2月跳槽到廣東一家鞋企直接做起了管理者。
至于今年前4個月廣東鞋產品整體出口均價比去年同期更糟糕,藍玄圃對此并不感到意外,他分析認為,由于前兩年鞋行業出口不景氣,尤其是去年的出口訂單銳減,鞋企為熬下去不得不采取低價搶單策略,并且導致價格戰愈演愈烈,盡管去年下半年出口訂單逐漸增多,但不少都是鞋企以低價換來的訂單,因貿易周期以及鞋產品季節性等原因,今年1~4月出口的鞋產品中仍有不少是去年的訂單,再加上海關統計數據有一定滯后性,所以才讓海外采購商現場看到的和統計數據有出入。
接受筆者采訪的出口鞋企普遍反映,在經歷過去年上半年連續多個月的出口低潮之后,不少企業都因訂單銳減無法維持正常的生產運轉,被迫采取低價戰略來搶抓訂單,連以往一向“不屑”的非洲低價訂單都爭取過來,廣東對非洲出口的橡膠或塑料面料鞋均價甚至不足1美元。
東莞振偉鞋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陳啟華昨日告訴筆者,鞋企自去年以來因訂單減少競相壓價搶單,他看不到前景,已將鞋廠業務轉交給其他人,這段時間正在物色利潤稍高些的其他業務。
{page_break}
不過,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以及采購商不斷補充庫存,鞋企舉步維艱的日子逐漸過去,不少鞋企在訂單有保障的情況下又開始重視起提高產品附加值,而不是靠價格取勝。而且受訪鞋企均表示,預計5月份出口情況會好起來。
凹凸國際經濟策劃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鵬告訴本報筆者,目前出價低的采購商都下不了單,現在又回到供求雙方雙向選擇的局面,成本快速上漲,許多工廠都不敢接價賤的“咸魚單”,而是通過加強設計和質量在爭取一些利潤高的好單。據他調查的情況,今年珠三角鞋廠工人工資普遍上漲10%以上,目前東莞一般制鞋工人月薪都在1500元以上,一些工廠甚至給到2000元以上。
而在世界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假如廣東鞋企繼續低價擴張,也將繼續頻頻碰壁,這也是中國鞋企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目前,阿根廷、巴西、加拿大、土耳其等國家都競相對中國鞋采取貿易救濟措施,而歐盟就皮鞋反傾銷官司與中國鞋企沒完沒了地糾纏著,不僅如此,歐盟還加大了對產品質量的控制力度。廣州海關根據監控到的鞋產品出口量增價跌的數據,也提醒企業要通過質量和設計等方式來擺脫低價,規避貿易風險。
奧康公司新聞發言人王海龍昨日接受本報筆者采訪時說,自從被歐盟法院駁回上訴后,奧康目前就皮鞋反傾銷官司再次將歐委會狀告至歐盟高級法院,誓將官司進行到底。同時,奧康也從多方面在規避日益增多的貿易壁壘,專門在東莞設立的研發中心就是為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此外,不斷開辟新市場來規避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