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鞋企意爾康開啟中國鞋道研究的先河
一雙雙獨具特色、民族風味濃郁的鞋子“扮靚”了意爾康鞋道博物館,她以其吸引獨特的魅力吸引了2500多名社會名流、專家學者前來參悟鞋道,同時也開啟了中國鞋道研究的先河。
“鞋文化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從石器時代的獸皮裹腳到現代完美工藝的制作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鞋已超越了簡單的實用層次,可以說鞋文化是人類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談起籌建鞋道博物館的初衷,意爾康集團總裁特別助理黃懷賢說。據了解,意爾康鞋道博物館于2004年開始籌建,總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至今已投入800多萬元。目前已經收集到蒙古族、回族、苗族、藏族、壯族等46個民族的共計397雙鞋,其中,有明、清時期制作的鞋,也有現當代制作的鞋。
而在形形色色的鞋子中,博物館內的一套赫哲族的魚皮藏品都傾注了我們的無限心血。”黃懷賢深有感觸地說,
據了解,意爾康鞋道博物館成立后,為宣傳鞋道研究的成果,意爾康集團還編著了鞋道文化隨筆《回不去了》等叢書,而且,在意爾康成立了《鞋道》雜志編輯部,定期出版宣傳鞋道的期刊。
建造鞋道博物館既保護和弘揚了56個民族鞋履文化,同時也進一步弘揚了企業文化。“員工通過參觀鞋道博物館既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團隊的戰斗力,也增強了我們企業發展的朝氣。”意爾康集團黨支部書記何愛權如是說。
正是對鞋的執著研究,意爾康積累了深厚的鞋文化,也對產品研發和自主創新越加重視。意爾康高薪聘請了全國知名設計師,組建引領時尚潮流的設計團隊,進行產品結構的優化整合,形成了經典、魅力、都市、休閑等多種風格的男士皮鞋產品系列和時尚、優雅、簡約、知性的女士皮鞋產品系列。目前,意爾康在全國建有36家銷售分公司和3000多家專賣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