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紡行業精英齊聚北京共商發展大計
國內外約700名代表參加了交流會
9月16日,第22屆中國國際毛紡毛紡織行業協會、中國國投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澳大利亞米歇爾國際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南京羊毛市場承辦。本屆交流會重點圍繞毛紡原料信息發布、毛紡制品交易和半精紡技術等熱點問題進行了探討。會議共吸引了來自中國、澳大利亞、美國、法國等60余個國家有關部門的領導、行業專家以及企業代表近700名人參加。
大會由南京羊毛市場總經理楊梟雄主持。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徐文英宣讀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的賀信,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理事長彭燕麗介紹了今年毛紡織行業運行狀況和后期走勢。徐文英告訴《紡織服裝周刊》記者,大會自去年更名為“中國國際毛紡織原料交易信息交流會”后,在保留以往毛紡織原料信息交流的基礎上,增加了毛紡織產品的交流內容,受到了國內外毛紡織企業和行業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內需旺盛成為發展引擎
今年內需市場保持了穩定較快增長,毛紡織行業的對內銷售形勢持續向好。據彭燕麗介紹,今年1~7月份規模以上3933家毛紡織、毛針織、毛紡織制品企業累計實現內銷產值1200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1.4個百分點。內銷產值占行業銷售產值的比重達到75.6%,其中處于產業鏈前端的1532家毛紡織企業內銷比重更是高達84.7%。毛梭織服裝零售同樣持續增長,1~7月份全國重點大型百貨商場男西裝銷售量同比增長15.7%,職業裝市場中的毛梭織服裝需求也保持了穩定。
同時,毛針織服裝銷售呈現出渠道多樣化的趨勢。雖然1~7月份重點大型百貨商場羊絨衫和羊毛衫的銷售量同比下降了5.1%,但是專業市場、網絡銷售異常活躍,銷售總量比上年有所回升。目前,內需市場成為支撐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page_break}
外銷多點開花
今年以來,在國際市場逐步恢復以及采購商補庫需求增加等因素的推動下,毛紡織行業出口逐步回升。據介紹,今年1~7月份,毛紡織原料及紡織品服裝進出口總額達74億美元,增長了27%。其中出口55億美元,增長2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8個百分點,總額已超過了危機前的水平。
就羊毛出口產品結構而言,毛條、毛紗、面料等中上游產品出口增速較快,東盟等新興市場出口擴大是上游產品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相對而言,毛梭織服裝、毛針織服裝、羊毛毛毯、羊毛地毯等最終產品的出口量均呈現出了負增長,這發映出美、日、歐等傳統消費市場需求的不足。
主要出口市場的恢復情況不盡相同。占我國內地毛紡織產品出口總額61%的歐盟、美、日和我國香港四大市場累計出口額同比增長了16%。其中,對美國和我國香港的出口恢復明顯,同比分別增長26%;對歐盟出口也在不斷回升,同比增長了16%;對日出口略有下降,為3.7%。值得關注的是新興市場出口的快速增長,由于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今年正式啟動,中國和東盟力圖通過產業鏈整合,提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區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1~7月份,我國毛紡織產品出口東盟10國的金額占比達到了6.1%,增速高達51%,遠高于同期出口增速的平均水平,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原毛產量持續減少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加工國。由于初加工產品出口的急劇增加,國內企業對原毛需求量也隨之激增。據介紹,我國從2007年開始,羊毛進口量首次超過進口配額,目前,年需羊毛30萬~50萬噸,而國產羊毛僅能滿足其三分之一,細羊毛自給率僅為23%~30%,市場需求缺口較大。
國內羊毛產量呈現下降趨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農業合作與發展研究中心張海森說,我國細羊毛生產面臨草原資源有限、品種退化、價格低迷、飼料成本增加等資源、經濟、社會發展多重因素的制約,產量不斷縮減。同時,我國中西部養殖細毛羊的農牧民一直以來并未充分獲益,加上近來羊肉價格不斷提高,牧民飼養加工細毛羊的機會成本加大,加劇了羊毛產量的縮減。
“與國內情況相似,世界范圍內的羊毛減產已經成為一個趨勢。”楊梟雄對《紡織服裝周刊》記者說。澳大利亞是世界第一大羊毛出口國,也是我國羊毛進口的最大來源地和第三大毛條來源地。據澳大利亞羊毛發展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魏曉亞介紹,澳大利亞產毛羊的存欄數正在不斷減少,由于今年雨量豐富,澳大利亞羊毛的產量尚可與去年持平。此外,新西蘭、烏拉圭等地的羊毛產量都有減少的趨勢。
彭燕麗介紹說,今年以來進口羊毛價格持續快速上漲,1~7月份進口羊毛美元單價累計同比增長44%,其中占進口量80%以上的含脂毛的美元單價累計增長49%。主要產毛國匯率的變動,更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風險。國毛價格也隨著外毛價格的上漲而上漲,成本壓力難以通過產業鏈向終端消費者傳遞,使得產業鏈下端企業的成本壓力日益凸顯。{page_break}
外部環境影響行業發展
今年后期毛紡織行業能否快速發展,還要受到國內外經濟環境和經濟政策的重大影響。目前,發達國家經濟恢復乏力,失業率高居不下,消費意愿削弱,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不足,這是國內毛紡織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最大障礙。
我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也會影響行業的發展。以貨幣政策而言,今年上半年,國家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而實際掌握尺度有所縮緊,因此企業資金面依然處于偏緊的狀態。同時,匯率政策也對行業發展存在不利因素。成本增加是制約毛紡織行業后期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1~7月份國內企業的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同比上漲了21.3%。同時,工人工資較去年普遍上漲了10%~30%。下半年,在最低工資標準調高的背景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將不斷加劇。
“今年后期,毛紡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形式依然嚴峻,預計行業發展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彭燕麗說。
本次會議以“魅力信息,動感羊毛”為主題,反映了業界為改變毛紡織產品市場需求不足、努力挖掘毛紡織產品的市場潛力、讓毛紡織產品重新煥發活力的愿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