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促銷未必真實惠 消費者需“擦亮眼”
“換季大促銷,買一送一”、“特價三折”……有心的市民不難發現,最近一段時間此類廣告幾乎隨處可見。伴隨著換季促銷廣告的此起彼伏,市民的消費熱情也隨之高漲。最近換季促銷投訴劇增,有關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國慶期間要理智消費,避免陷入消費陷阱。
投訴與促銷廣告同步增多
前幾天,葉女士在柯橋某運動專賣店買了一件T恤,當時促銷員很熱情推薦,并承諾衣服159元一件,同時買一送一。不過,葉女士的好心情并沒有持續很久。她回家清洗時發現:衣服上有一個洞。事后,她找到商家提出更換,不過商家以衣服已下過水為由不予更換。
無獨有偶,王先生在一國外品牌專賣店購買了一件原價338元,換季打5折促銷169元的T恤,回去后在水里泡了5分鐘,衣服就嚴重褪色。他與商家協商未果,最終只能求助消協。
據悉,自8月下旬以來,輕紡城消協已經受理調解類似糾紛12起,涉及金額3160元。有關工作人員說,特別是9月中旬以來,此類糾紛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換季促銷未必真實惠
夏秋交替時段是商業銷售的促銷高峰季,加上國慶節長假,大街上一條條打折促銷廣告隨處可見。
不過,換季促銷是否真有實惠呢?剛在前兩天遭遇了“烏龍打折”事件的張女士對此連連搖頭。
中秋節,張女士在市區一家服裝品牌旗艦店購買了一件男士桑蠶絲短袖,5折后790元。回家后,張女士興沖沖拿給丈夫看。丈夫一看,這不就是同事兩個多月前在杭州買的那個牌子么?同樣款式同樣質地,同事是88折后花770元買的。
國慶期間要理智消費
輕紡城消協工作人員說,其實諸如模糊宣傳、價格誤導、變相搭售、消費受限、規避責任、返券促銷等都是商家常用的促銷手段。
該工作人員表示,類似店面裝修全場甩賣,退出市場全場3折起銷售等促銷語看似誘人,但消費者購買仍需謹慎。
國慶長假期間,廣大“購物達人”肯定要“掃街”購物。對此,消協工作人員特別提醒道,在購買換季促銷服裝時,要注意是打折還是處理,換季打折商品是否仍屬于“三包”范圍。消費者購買商品之后,要注意保留發票和服裝的標牌,以備維權之需。
當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以撥打工商“12315”申訴舉報熱線,國慶節期間仍將有值班人員專職處理各類糾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