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快時尚產業與消費者的分析
中國快時尚在產業界和消費者那里,這些年有著截然相反的不同感知。產業界覺得中國快時尚存在不少問題,面臨著一場歷史性的模式切換;而消費者卻越來越喜歡買快時尚品牌,覺得現在的快時尚體驗越來越好。
這確實是中國快時尚產業的“雙軌”發展事實。一方面,大量快時尚品牌借助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商平臺一路高速發展,就連今年疫情期間表現出的雙抗(產業周期+社會周期)風險能力也超一流的。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中國人都很熟悉的優衣庫、ZARA、H&M、GAP等品牌都在面臨不同問題,不是母公司虧損,就是實體店關店。
疫情,正在讓這些活躍于全球20多年的時尚快品牌,加速告別屬于它們的歷史舞臺。
告別歷史舞臺這話聽起來重了點。但是當你知道上述品牌的沒落已經是長期進行時,不會奇怪。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在2020年第一財季,銷售額同比下降了44%,且計劃在今明兩年關閉1200家門店;優衣庫2020財年Q3季度虧損達98.18億日元;H&M在3月份一次性關閉全球3778家,銷量大降46%;2019年拉夏貝爾已關閉4400家實體門店……簡單的說,實際情況比大家感知的要更惡化。
這個長期性的過程,曾經還有一個引發全產業轟動的標志性事件。2017年9月初,H&M北京西單大悅城店正式關門。這個位于西單大悅城北端入口處,一度占據從負一到二樓3層黃金店鋪的西單地標性店鋪,永遠不再屬于H&M。你不再能為我(商業地產)引流,我也不再為你讓租。現在的H&M中國門店,你甚至能找到北京動批、上海七浦路、杭州四季青的感覺。店員少到近乎像個無人店,處處掛著打折清倉的醒目吊牌。
大概率在可預見的很多年內,曾經由快時尚品牌占據全國各地購物中心臨街醒目店鋪的場景,不太可能重現了。就連其他品牌的實體店鋪,業績發展也是相當難堪。
服飾和家電是百貨之首(分別代表軟百和硬百),實體服飾和家電賣場面臨的影響也最嚴重。這些年來店員比顧客還多的場景,服飾和家電渠道尤讓人不忍細看。巧合的是,這兩大品類,也是電商最擅長的品類運營陣地。
我們也看到一個挺反差的畫面:快時尚產業卻在中國發展到歷史最頂峰。2019年,中國服飾總零售額超過2萬億元,其中電商份額過半。規模品牌銷量和電商快時尚品牌銷售,呈現明顯的增速倒掛。快時尚服飾在城市消費者的穿衣滲透率,恐怕也是達到歷史頂峰。整個服飾產業也呈現高度細分化傾向,大量的爆款平均了大量的個性化需求。供給和需求已經出現完美的價值匹配:品牌不需要大規模投產來降低成本,消費者還能獲得更多的不重樣“爆款”。
這些快時尚在哪里?它們在淘寶。
快時尚的靈魂
淘寶快時尚在中國服飾產業結構性變化的強勢地位,并非什么簡單的消費潮流變化導致。它是對快時尚服飾產業直面本質的價值獲取:高效的生產關系和極致供需關系,帶來的產業鏈變革。
如果從品牌的產業屬性劃分,淘寶平臺的所有服飾店鋪,都可以理解為快時尚品牌(大品牌在天貓)。快時尚品牌和淘寶之間,呈現著互為激勵的效應。快時尚品牌天然適合在淘寶售賣,淘寶的平臺機制又天然適合快時尚品牌創業發展。
淘寶擁有這套產業鏈變革能力,原因同樣來自淘寶抓住了快時尚的靈魂和產業鏈的元條件:一切皆要快,尤其是供應鏈層面的快。
這個快,甚至同樣是傳統快時尚品牌,在此前顛覆傳統服飾業的根本條件。
快時尚,快時尚…快時尚的存在價值就是快。快,才能顛覆傳統服飾業的整個產業結構。這些品牌通過對年度潮流的大牌設計的快速借鑒吸收,快速投入設計打樣和生產制造,然后又以極快的速度供應到全球實體門店,并快速上新售賣周轉。它讓傳統服飾業的跨季訂貨周期,零供分離的慢節奏,價格虛高的產業鏈關系,顯得一無是處。
西班牙著名品牌ZARA(標準西語發音:薩拉),就是在“快”字上,做到全球極致才得以崛起。一度,ZARA也是全球公認的快時尚代名詞。
ZARA和優衣庫,這兩個曾經最知名的快時尚品牌,也是誕生過兩個所在國首富的品牌。可見快時尚在以前,擁有多么強勢的商業效應。
《零售老板內參》曾經發文談到,今天北上廣一般收入人群享受的吃穿用行水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前的上流社會標準。我們由衷的點贊這個現代商業的最大魅力:通過產業鏈的技術和協同機制的雙重變革,讓曾經的高端的上流生活,逐漸讓渡下沉到大眾市場。快時尚的崛起,也是頂級時尚潮流在產業鏈變革下,逐漸平民化的時代產物。
這里需要著重劃第一個重點:服飾產業的總體趨勢,就是高端價值的逐漸平民化。
服飾這種商品,有時候其實挺分裂的。擁有絕對的品牌屬性和去品牌特性。品牌既是有些服飾企業的最大價值濃縮點,也是有些服飾賣家最容易獲取的商品條件。
任何商品,都是在價格、品質、設計、功能優越性、場景適配性,這五大固定的價值要素里,根據品類的特性和當下產業環境的價值分層,聚焦組合出不同要素,形成屬于自己的商品價值。
這幾年讓人搶購很瘋狂的茅臺酒,就是典型的品質、功能超一流,導致場景適配性越來越強,很多人都想買的品牌。反過來說,茅臺被動或主動犧牲的是價格要素,以及它那丑的喊娘,丑的別致的瓶裝設計。白酒不能犧牲品質,不然這種喝進肚子的東西鐵定要完犢子。
iPhone手機,它的設計、品質和適配性也是超一流的,導致它在價格上十分不占優勢,留給國產手機廠商巨大的生存空間。隨著華為手機在功能上一步一個腳印的攀升,iPhone的品牌價值自然被稀釋。手機不能犧牲功能,尤其是基本功能,不然不叫手機。
星巴克的第一產品是門店,第二產品才是咖啡飲品。這決定星巴克的門店體驗所帶來的場景適配性,必須屬于星巴克品牌的最大商品或產品要素。并將設計要素全部體現在第一產品的門店層面,消費者直接付錢購買的咖啡飲品,本質上還是品質、功能和價格都適中的合格產品。星巴克不能犧牲場景,如果不是到家或辦公的咖啡場景出現,外賣咖啡也不存在這么旺盛的市場需求。
這里需要著重劃第二個重點:服飾蘊含的商品要素所決定的品類特點,在于它既可以在一件服飾、一個品牌那里,同時具備商品的五大要素;又可以將五大要素,各自能獨立成為一個細分品類、一個品牌并滿足一個人群。
準確的說,還是淘寶讓服飾這種商品的五大要素,能各地獨立出一個細分或單一市場的價值。
我們以當前夏季最常見的服飾——T恤衫舉例。淘寶上面,從1000元以上到20元以下的T恤衫都有。各種款式、剪裁、面料、場景主題、品質、印花……樣樣皆有。說句夸張的話,天上有多少星星,淘寶就有多少不重樣的T恤衫。
極端情況下,你能在淘寶找到大量單件20元以下的T恤衫,一瞅那品質還不錯,洗了不褪色。各種印花風格賊多,風格樣式各異。你花400元給自己在這個夏天搞20件不重樣的T恤衫,穿出去那都是潮男的調調啊!這個方法,女生用到買裙子也是一樣的。
你品,你細品。
來,我們給仔細品品。20元以下/件,說明價格是這類T恤衫的最大商品要素。但是巧了,品質不錯,秒變潮男的功能,貫穿整個夏天的場景,以及不重樣的印花設計,五大要素樣樣都有。
為什么呢?因為這是淘寶這個從設計到售賣一體化的快時尚平臺,很容易做到的常規能力。
這里需要著重劃第三個重點:淘寶的不一樣,在于淘寶把快時尚做的:更快(周轉)、更零(細分)。
目前,淘寶平臺上服飾商家數量在百萬級,其中有3萬家ifashion商家(即口碑銷量都很好的潮流店鋪)。
自然,入選淘寶ifashion店鋪,需要有一定的門檻。比如原創圖片介紹、清晰商品風格、獨特店鋪定位。以及,還能有稀缺的款式(通常指原創款)。按照淘寶的平均上新速度來看,這些商家每個月上新款式總和達到至少120萬種。任何一家歐美快時尚巨頭拉出來,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3萬家ifashion商家,確定了淘寶快時尚的核心競爭力。
淘寶,更快更細分
服飾這個商品,本質創新不在技術層面。今天一套頂級西裝,也未必和100年前的手工藝有多大差別。服飾的創新,主要是產業鏈的創新。淘寶在快時尚的絕對領導力,也是產業鏈層面的先進性。服飾商品的創新,天然適合海量SKU創新,用絕對的多樣化,帶來更聰明的個性化。一個小改進,一個新配色,一個疊加功能,就是一款上新爆款。淘寶快時尚價值,就是讓平臺的能力轉化為商家在商品和經營的創新力。
一個更快,一個更細分,解決一切問題。淘寶的快時尚店鋪背后,是對中國最大服飾制造產業的全面對接。一個新流行元素出現,淘寶的快時尚賣家,能夠將設計到打樣,再到批量制造和快遞發貨,做到極致的3-7天時間。相信很多人已經早就熟悉的一個現象:但凡社交媒體發生一起突發熱點網紅事件,淘寶賣家能在半小時內,上架同款服飾,登上熱搜。給你震驚的一愣一愣的。
正常情況下,ifashion商家保持每月2-3次的上新,一次20個款左右。即每月接近60款的高頻上新,讓淘寶買衣服,成為一個高復購的體驗。
稍微夸張的說,就是淘寶快時尚讓服飾這種準耐用品,變成了一種準快消品。并拉動出一種高周轉、高換新、超平價的產業生意。
一切要素,都在符合服飾業,尤其是快時尚業的發展所需。
也就是說,當淘寶把上游產業帶的制造能力聚合起來,把海量用戶聚合起來等一攬子平臺特性堆給快時尚的時候,符合服飾產業演化潮流的快時尚產業,又反過來改變了需求側的根本變化。
把用戶側那些需要商品五大要素具備,又兼顧超高個性化的購買需求,在淘寶的跨時尚平臺機制里,得到徹底的滿足和釋放。
然后,這種滿足釋放出來的購買力,又讓全產業鏈路上的各個商業角色,無論是上游的制造、廣泛吸納的商家群體、充分創新的平臺機制、豐富多元的設計力量,得到更一步加強。
一個顯著標志就是,當上述各種商業要素都得到充分的聚合之后,就連傳統服飾業很難突破的設計要素,都得到充分的加強。越來越多具備優秀設計能力的設計師群體,開始在淘寶充實著整個平臺的原創設計元素,以及相伴隨必然產生的特色品牌、特色店鋪。產業繁榮了,設計這種對人才有很高門檻的專業領域,頂級人才自然就聚攏來了。或者說,淘寶,讓服飾最難的設計能力,都給平民化了。
淘寶的TOP級ifashion品牌芮時,創始人萬女士和先生,都畢業于中國頂級優秀的紡織專業類大學——上海東華大學(前身中國紡織大學)。夫婦倆自然也曾在知名服飾企業工作過,但是現在,他們倆在淘寶,已經創業6年,擁有年銷1.7億規模的芮時品牌店鋪。鮮明的風格、高頻的上新、高質量的品質,屬于芮時在一個一般人不看好的2014年,在淘寶從零崛起。而彼時的淘寶,是她這個專長設計的人才,唯一可以白手起家的地方。
淘寶女裝品牌毛大毛的紅人店主曾思雨,還不滿30歲的90后,用自己3000元學費在淘寶批零起家(阿里1688平臺進貨)。她就是每月上新兩次,每次平均20多個款式,用高周轉流通,持續把控潮流的快速換新風格,打造自己每年5000萬銷售額的典型ifashion店鋪。她們都是淘寶平臺綜合要素的受益者,而這些商業要素催生的商家繁榮,商品繁榮,又進一步反向加強了用戶側在淘寶的快時尚綜合體驗價值,帶來持續的交易繁榮。無論是逛逛不買,還是買了還想買。
尤其是打算逛逛不買的人群。淘寶千人千面、猜你喜歡、好貨推薦,不是讓你找不找得到,而是讓你看根本不過來。淘寶的買家秀和微淘,流量驚人的產品模塊,怎么看怎么要被種草。還有今年的超級商業現象帶貨直播、短視頻……淘寶的內容生態,快時尚品類尤其體現的繁榮多樣。
這套由平臺驅動連接的產業上下游關系;由平臺組織聚合的更快、更細分的供需關系,帶來一個可以對產業負責的結論:中國的快時尚都在淘寶。
什么個性化缺失,什么價格虛高,什么中國無設計,什么門店成本壓力,這些困擾著傳統服飾業,甚至困擾著今天大多數傳統快時尚品牌的產業問題。淘寶,是用產業鏈升級的角度,解決的最好的唯一選項。
傳統快時尚不僅是在中國,其實在全球都面臨整個時代的過去。不夠快,是導致它們告別一個時代,或者說背離了它們身肩“快時尚”這個“快”的根本原因。
傳統服飾品牌最怕兩個事:第一是以實體門店為代筆的運營成本增加,第二就是庫存給整積壓了。
傳統服飾品類前店后廠的門店模式,其實也屬于快時尚從大牌服飾那里借用過來,帶出產業潮流的。這種將一切商業要素圍繞著門店設計的生意,決定了快時尚在服飾這種商品的五大要素上,不能堅挺太久。
門店有成本,門店要導購的強服務,銷售方式落伍,價格還虛高。賣過衣服的都知道,服飾的利潤率水分有多大,不然門店每到換季哪那么多打折清倉。銷售的前端在門店,意味著供應鏈效率和庫存周轉,既存在大批量才能獲利的制約,又容易造成不容易削減的庫存。
服飾這玩意又不是生鮮,本來不存在商品品質的敏感保質期。可是服飾業太怕庫存了,庫存背離的新款價值和財務周期規律,嚴重到可以把一個企業短時間拉到生死線。看看2008年奧運會之后的李寧,還有一年只打算“讓你逛兩次”的海瀾之家(最近三年庫存積壓和虧損率都很驚人),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嚴格來說,今天優衣庫的轉型,都來自淘寶帶領的這股中國最大快時尚潮流的影響。我們不能說優衣庫直接受到淘寶的影響,但是優衣庫今天開始重點在服飾功能(免熨、快干、輕薄發熱等)、聯名設計、門店陳列上的創新突破,確實能和淘寶快時尚找到很多對應的地方。
今天淘寶快時尚的超強產業+平臺優勢,屬于淘寶作為產業和創業基礎設施平臺能力的一種溢出。
不過,單看快時尚品類,以及大量95后年輕人群在這個平臺,依然能持續發揮出創新創業的活力,這種能力溢出的也尤其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