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打造紡服產業園或成紡織服裝業新貴
近年來,在產業轉移的大背景下,鄭州服裝受到了業內人士越來越多的關注,甚至有人判斷,它將成為紡織服裝行業的新貴。
按一般常理思維,鄭州地處中原腹地,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但跟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一些紡織服裝名城相比,它既沒有經濟發展上的優勢,也沒有區位優勢,顯然還欠了些“火候”。那么,鄭州紡織服裝何以如此受人關注呢?
領跑河南紡服業
先來看看河南全省服裝產業的發展環境。
據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新芳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河南省現已擁有棉紡織、化纖、服裝、印染、針織、紡織專用器材配套等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截至2009年,河南省紡織業務收入已經達到1339億,同比增長21%,居全國第六位;實現利稅總額156億,同比增長21.9%,居全國第四;全省擁有紗錠150萬枚,年生產能力340萬噸,同比增長19%。當前,全省最具規模服裝制造加工企業有1100余家,年產服裝10億余件,同比增長30%;實現銷售收入500多個億,同比增長33%,稅率達到50億,同比增長29%,并涌現出了夢舒雅、婭麗達、渡森等一批著名服裝品牌。
浸潤于河南全省努力發展紡織服裝業的大背景下,作為省會城市的鄭州無論在產業環境上,還是在政策環境上,都有著天然的優勢。
事實上,從產業的角度而言,鄭州不僅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有色冶金工業基地、食品工業基地,而且也是我國從“一五”時期開始建立的重要紡織工業城市。從政策上看,鄭州市政府出臺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加大對紡織服裝產業的政策扶持,在鄭州的南部、東部、西部、規劃建設T字型的紡織服裝產業帶,加快建設鄭州紡織服裝產業園等五大產業聚集區,以推動鄭州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式的發展。
據記者了解發現,近年來,鄭州市紡織服裝產業獲得了長足發展,比如,包括鄭州在內的我國三大褲業產業占中國褲業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80%,鄭州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服裝加工集散地和物流中心,同時該市服裝工業也成為河南省服裝工業新的增長點。
2009年,鄭州市實現生產總值33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收入4727億元,實現利潤501億元,居于省會城市工業經濟的第二位。目前,鄭州服裝工業年銷售收入100億,年產化纖女褲1.6億條,占全國同類產品近一半,年產男褲7000多萬條,成為繼廣東、福建、浙江等省之后的第六大生產基地。
鄭州市政府副市長薛云偉表示:“當前,全球紡織服裝市場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因此,鄭州積極轉變觀念,順應國際市場的發展潮流,更加重視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使用,更加重視技術改造、科技創新,以及自主品牌建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擴展產業鏈條,加快服裝也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從低端向高端發展。”{page_break}
打造精品紡服產業園
鄭州紡織產業園是推動該市乃至河南省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可圈可點的一筆。
據了解,鄭州紡織產業園總面積為13平方公里,規劃為“五區兩中心”,即紡織印染生產區、服裝加工區、紡織機械制造區、產品展示銷售物流區、生產生活配套服務區,國家棉花及紡織服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華中紡織信息中心。
據鄭州紡織產業園管委會黨委書記張智勇介紹,園區分兩期建設,一期建設4平方公里,總投資120億,于2010年建成,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及交易額300億元;二期開發4平方公里,總投資180億,2015年建成,預計實現年產銷售收入交易額1000億元。目前,園區已開發了3.5平方公里,入住企業項目達29家,完成投資60億元。
“到2015年,鄭州紡織產業園全部建成之后,將入住企業120家,年銷售收入交易額達到600億元,創利稅2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屆時,一個全省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公共運行成本最低、軟硬環境最優、產業環境最好的精品紡織服裝產業園將展現在大家面前。”鄭州市中原區區委書記王貴欣在說到園區的前景時信心十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