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服裝企業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今年的排單計劃全亂了。”企業糾結是因為“庫存太多”,那今年焦慮的則是“沒有庫存”。
無法如期交貨
隨著10月份低溫到來,溫州市不少服裝品牌老板感到空氣嚴峻——在頻繁催貨、協調、應對過程中,服裝加工廠頻頻傳來無法如期交貨的消息。
不久前,在一次全國十大童裝品牌老總的聚會中,溫州市一名童裝企業老總說自己甚至不敢接電話,因為幾乎每個電話都是代理商打來催冬裝,而供應商卻無法如期交貨。甚至,溫州市一些銷售商不得不提著現金到加工廠提貨。從今年上半年開始,美特斯邦威、森馬、拜麗德等一批虛擬經營企業在下單的時候不約而同都將貨期提前。浙江貝貝依依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時誼說,今年在與供應商簽訂合同時,規定交貨期提早20天。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個別款式的服裝沒能按計劃完工。
訂單全線爆滿
在溫州南郊工業區的“艾樂制衣”,為國內一些中高檔男裝品牌做貼牌加工。為了如期完成客戶的訂單,不久前老板退掉了1.5萬件服裝的訂單。相關負責人說,幸虧退掉否則根本無法如期交貨。
為了趕貨期,不少服裝加工廠不得不讓出自己的利潤,將部分訂單外包。而由于服裝加工廠任務普遍爆滿,一些家庭小作坊的生意也異常紅火。在市區梧田南村的一出租民房里,服裝小作坊的老板張先生說,他現在已經接了2萬多件服裝訂單,年底前根本不能再接新的訂單。
溫州麥士凱琳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華說,往年此時冬裝大單早已生產完畢,而今年包括自己在內的許多企業仍然還在加班加點地趕工。
據溫州市服裝商會秘書長張瓊瑤介紹,現在我市幾乎所有的服裝加工廠訂單全線爆滿,而在這些訂單過于飽和的企業中,工人招不滿成普遍現象。龍灣一家服裝加工廠老板說,由于上半年接單的時候,是按120個人的產能做的計劃,但到了旺季最多只有80個人作業,導致訂單過于飽和,延誤貨期。
溫州市服裝商會外貿分會秘書長吳一亨表示,目前除了訂單爆滿、招工難、人民幣升值外,棉花等原材料漲價對許多企業而言,影響很大。
只是暫時現象
“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好的訂單做。”奧奔妮服飾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當產能不足時,加工廠必須向著有實力的品牌商傾斜。
溫州市某龍頭服裝品牌負責人說,大品牌的集聚效應愈發凸顯。國內外大牌已經展開對優質加工廠資源的爭奪,而由于在排單能力、產業鏈管理能力,以及資金實力等方面,大品牌更具優勢,優質加工廠自然也向著大品牌企業傾斜。比如原來6個月承兌的貨款,提前至3個月承兌,原來3個月承兌的貨款,改為現金。據悉,今年冬季訂單繁忙,與國內外大品牌的擴張有關,他們占據了大批加工廠的資源。
溫州市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表示,此次加工廠貨期被延,主要是由于生產企業正處于梯隊轉移期,內地的服裝廠在技術、質量、規模等方面都沒有跟上,而沿海一帶招工難,產量上不去所致。但這只是一個交接時的過渡期,這種現象是暫時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