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寧中國皮革城“聯姻”河南新鄉實現雙贏
浙江本地的專業品牌、管理、信息輸出到機會更大的新鄉,則是兩地雙贏之舉。
浙江海寧中國皮革城(以下簡稱海寧皮城)終于“聯姻”河南新鄉。
海寧皮城和新鄉天璽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鄉天璽)簽下一紙“婚約”,在新鄉建皮革城。
11月14日,新鄉組織大規模的考察團去海寧參觀、考察。新鄉天璽董事長程學民接受《經濟視點報》記者采訪時興奮地表示:“這次考察是為明年9月海寧皮城正式入駐新鄉做準備的,在皮革市場方面河南還是個空白。”
海寧皮城總經理莊玉昌介紹,浙江本地的專業市場布局已經基本完成,再盲目建設有惡性競爭之嫌,而將浙江專業市場的品牌、管理、信息輸出到機會更大的新鄉,則是兩地雙贏之舉。
海寧模式集群典范
皮革作為海寧的支柱產業,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已經譽滿全國。同時,以海寧皮城的建設和培育,推動皮革產業集群發展,海寧成為全國的產業集群典范,并確立了海寧皮革業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地位。
海寧皮城董事長任有法介紹,在全國大建市場的高潮中,海寧皮城(原名浙江皮革服裝城)于1994年建立,1996年實現了初步繁榮,2001年進行了第一次改造。
同時,為拓展市場的服務功能和發展空間,加快市場的擴容升級,2005年10月市場向新皮革城整體搬遷。
“商場面積由原先的3萬平方米擴展到現在的75萬平方米,僅僅用了15年,商鋪租金也由原先的3000元/平方米到現在的50000元/平方米,市場成就了上千個億萬富翁商戶,上萬個千萬富翁商戶。比如,某老板的一個商鋪最多的時候每年租金收益就達2000多萬元。”任有法介紹。
“目前,僅海寧就有6000多個廠家生產、銷售皮革制品,其中有近30萬人在從事此產業,占了海寧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還要多。”任有法表示。
程學民表示,海寧皮城作為行業龍頭,早已形成了中國皮革服裝、裘皮服裝、毛皮服裝、皮具箱包、皮毛、皮革、鞋類的集散中心,也是皮革價格信息、市場行情、流行趨勢的發布中心。
連鎖市場效應:
從沈陽、沭陽到新鄉
9月28日,沈陽的海寧皮城建成開業,標志著海寧皮城徹底撬開東北皮革市場。隨后,江蘇沭陽市海寧皮城也順利開業。這一大膽嘗試,不僅為海寧皮城進軍華東打下基礎,也為開拓中原和西北市場積攢了力量。
“海寧皮城發展連鎖市場,不是為了‘跑馬圈地’,而是要把發源于海寧的皮革時尚更扎實、更廣泛地推廣出去。”莊玉昌表示。
“在新鄉建皮革城,是海寧皮革城的市場營銷核心由‘長三角’地區延伸到中部地區的一項策略,畢竟浙江本地市場份額已經飽和,再建市場也沒什么意義。”新鄉考察團商戶代表沈榮表示。
“我們之所以選在新鄉,就是看中了新鄉的地理位置優越,地處南北交匯點、東西結合部,具有承東啟西的作用。另外,新鄉地理半徑600公里范圍內覆蓋5億人口,而且天氣寒冷,具有發展皮革營銷的天然優勢。”莊玉昌說道。
程學民表示,新鄉天璽將引入海寧皮城市場開發的經驗,全力打造中部最大皮革市場。市場立足新鄉全市,輻射中原及中部。
“皮革市場建在新鄉,對于提升新鄉商品專業流通業現代化水平、提升新鄉城市形象、擴大就業、促進產品加工、物流、地產、餐飲、娛樂等行業發展,都將發揮積極作用。”程學民說。
“管理輸出”合作雙贏
不曾想到,浙江海寧皮城在和沈陽市及沭陽市合作后,不僅實現商品、銷售方面的合作,而且實現了“管理輸出”的合作模式。
“我們將分批派相關人員到新鄉現場指導工作,將我們十幾年來總結的管理與經營經驗傳授給新鄉天璽。”莊玉昌說。
“憑借對方強大的實力及其先進的謀劃管理理念與完善的商貿運營模式,全力打造一個輻射中部的最大皮革集散中心,以此填補中西部沒有皮革市場的空白。”程學民表示。
程學民介紹,新鄉火車站地區本身就是傳統的批發商業集散地,新鄉皮城設在火車站商圈,將有效縮短市場的培育期。
新鄉市政府為了促成兩地合作,有關政府和部門多次赴海寧洽談合作。同時,海寧皮城以及上級政府領導也多次赴新鄉考察。
“在一個自由平等、信息共享的年代,雙方完全有選擇與被選擇的權利,能夠達成合作,說明了雙方的誠意。”隨考察團參觀考察的新鄉市衛濱區區委常委、副區長劉威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