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服企提升產品附加值應對“瘋狂的棉花”
訂單簽訂留“活口”,開發新款保市場份額
棉價上漲給服裝生產企業帶來不小的沖擊,大慶也沒能幸免。
15日,記者從市工信委了解到,目前服裝企業有10家,小規模服裝廠不下幾十家。企業均反映,成本增加給運營帶來較大影響。
據了解,漲價最為嚴重的是棉紗、棉布,加上輔料跟風漲,以棉質材料為主的服裝利潤最多降低15%。
“現在,與客戶簽訂單之前,我們會事先溝通好,會根據市場變化來調整成品價格。”正準服裝服飾有限公司陳經理說。
對于應對成本上漲頻繁,服裝生產企業表示,與以前不同,他們在跟客戶簽訂單時,都要加上一條:價格隨原料上漲會適當調整。據他們反映,對于“活口訂單”,多數客戶能夠接受。
為了盡量壓低服裝價格的漲幅,一些服裝廠通過節約用料、增加科技含量等手段,力求將成本控制在最低。
在龍鳳一家小型服裝廠,工人王師傅告訴記者,他們用的是新機器,維修率低,比普通機器更節省。
一名裁剪工人正在一張襯布上劃線,看到記者,他把邊角料拿給記者看:廢棄的布料已達最小化。
意識到成本增加帶來的危機,服裝制造企業開始積極開發新款,利用品牌吸引消費者目光,利用款式的獨特淡化價格略高的劣勢。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服裝企業結合大慶本地的氣候特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身份的人群,設計出適合他們的服裝,帶來了更多的訂單。如正準服裝服飾有限公司設計出一種電焊工服,他們選用含棉較多的面料,即使火花濺上,也只是一個小洞,不會引起危險。“雖然棉質材料漲價,但品牌信譽帶來的效益往往更高。”陳經理說。
依靠款式的新穎和使用價值來提升產品附加值,當前正被大慶市規模較大的服裝企業視為生存經。
另外,一些服裝企業利用品牌服務搶占市場份額。如單量單裁,用數碼相機拍照,根據照片體形特點制作立體打板;開展獨特的售后服務等。
市工信委行業管理科牛科長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大慶市服裝生產企業有影響是必然的,就當前形勢看,由于大慶市規模以上企業經營項目較多,再加上一些企業少部分訂單是去年的,企業通過自救措施,自身抵抗力較強,但小規模服裝廠面臨的壓力更大。記者在走訪服裝企業過程中了解到,一些小型服裝廠已經因“瘋狂的棉花”倒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