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震動下的聊城棉紡織產業
棉價震動?對此,記者走進棉紡織企業進行了采訪。
紡與織,喜憂參半
“9月份以來期棉攀升強勁,兩個月時間內棉花漲幅高達100%,但近期棉花走勢波動加大,期棉在本月10日創下本輪高點33720元每噸后大幅下挫,11日、12日連續兩日跌停,上升形態已經完全遭到破壞,同時現貨市場出現全面調整。”11月23日,臨清金源天澤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繼剛對記者說。
對于紡紗企業,上半年形勢很好。臨清市紡織業辦公室工會主任韓衛東具體分析了行業內部受棉花價格波動的影響,“去年同期是1.4萬元一噸,今年比去年暴漲了一倍還多。總體來說,紡紗企業的形勢還好,他們一般有兩個月的庫存,棉花價格上漲后,面紗價格跟著上漲,企業的利潤增加了不少。有的企業反映,今年上半年,掙了過去3年的利潤。這是10年來未有的好形勢。”但韓衛東強調,下半年形勢的發展誰也不好估量。
由于最近一周棉花現貨和期貨價格的暴跌,棉紗和織布行業對原料價格有一定的反映時間,臨清紡織企業出現了“高價格棉花,低價格棉紗”的現象,即客戶只考慮現在低價棉花生產的棉紗,而企業購買高價棉生產的棉紗很難銷售。因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不能很好的傳導到織布、蠟染、服裝等下游行業,成本上升都在中間環節消化了,下游企業的利潤空間被擠壓。現在棉紡織產品的上漲是“成本推動型上漲”,而非“需求拉動型上漲”。
內與外,拆東補西
馨雅公司總經理齊珂說:“去年我們用的棉布進價2.95——3.15元每米,現在6.1元每米,企業面臨極大的成本壓力。下半年以來,我們出口產品價格上漲了20%,但成本漲了70%。現在的出口產品報價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但是外國客戶就是不接受,要求我們按照現在的棉花價格降低報價。”這種現象也造成了棉紡織出口企業面臨的兩難境地:出口還是內銷?{page_break}
聊城市商務局對外貿易管理科科長李宏祺介紹說:“下半年至今,棉花價格大漲對我市棉紡織企業影響非常明顯。在廣交會期間,一天棉花價格可能暴漲1000多元每噸,棉紡織出口企業面臨兩難困境。原料成本太高了,企業如果繼續出口,外單價格提不上去,就會賠錢。如果不出口,就會失去國際市場上的客戶。現在有的棉紡織出口企業多通過國內銷售的利潤來補足外貿的虧空。”
據了解,年初提到最多的是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問題,以及用工荒的現象,但如今原料價格劇烈波動已經成為影響棉紡織業出口的最重要因素。很多企業呼吁政府出臺政策,調解市場、穩定物價、幫扶企業,嚴厲制裁囤積行為。
進與退,堅定選擇
我國作為最大的棉花消費國,棉花自給率為60%。聊城棉花協會的數據表明,聊城棉花種植曾達800萬畝,現在僅200萬畝。以冠縣范寨鄉為例,該鄉有5.6萬畝耕地,很適宜種棉花,今年只種了4000畝。這樣的狀況給企業帶來極大的壓力,臨清棉紡織企業正在通過新產品、“走出去”、“銀企聯合”等方法規避風險。
臨清日升紡織總經理李印錫介紹,目前,棉花價格降了4000元每噸,棉紗價格降低2000——3000元每噸,好在市場需求旺盛,利潤沒有降低很多,但利潤率降低了。據了解,日升紡織正在準備上馬童裝生產線;景鵬紡織已經到新疆烏蘇市建廠,爭取2年內發展到5萬紗錠的規模;金源天澤通過“銀企聯合”的方式規避風險。
“銀行利用資金優勢,購進1400噸棉花,存在我公司的倉庫,我公司用多少就從銀行儲備中按市價買多少。這樣銀行通過收取一定費用,企業可以盡可能減少占壓資金。此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由棉花等天然纖維向化纖轉變,化纖價格比較穩定。新產品要求新設備和新市場。目前,我們的開機率是100%。”楊繼剛對記者說,“目前,棉花現貨和期貨價格的下降,給企業和帶來了原料價格繼續下降的預期,但我認為,棉紗市場很大,下調的幅度會很小。對此,企業行為會更加謹慎,通過小批量訂單和短期訂單,以‘快進快出’為策略,盡力規避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