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紡織總部經濟基地
數字看珠江國際紡織城:
40億巨資投入
89萬平方米超大體量
5大獨立產權式主題寫字樓
46層“廣東設計師總部基地”
5萬平方米四星級專屬酒店等高端配套設施
5000個停車位
4大金牌運營策略
2大鉆石服務體系
24小時全天候辦公條件
113~1113平方米產權式寫字樓單位
中國紡織“總部經濟”基地雛形已現
廣東商學院流通經濟所所長王先慶評價指出,目前廣州的紡織專業市場正處于成熟期。城市變革要求總部經濟圈。
而珠江國際紡織城以89萬平方米的超大規模打造的專業紡織業綜合體,正適應了全球化背景下產業鏈整合及跨國資源配置的需要,為中國紡織業開創了總部經濟的模式典范。
據了解,珠江國際紡織城已經成功吸引到大量龍頭商家搶先進駐,大部分企業更是計劃將公司總部整體遷移至此。眾多實力企業在此聚集,必將催生出龐大的產業集群總部,從而匯聚到大量行業資本、行業頂尖人才、優質產業資源、品牌旗艦店等,形成強大的產業集聚優勢。同時,也將吸引大量國內外采購商慕名而來,進而深化了產業鏈上下游的發展。
同時,珠江國際紡織城力爭成為中小紡織企業的品牌孵化基地,通過強有力的策劃團隊,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品牌發展策略,每年設立專項推廣基金,拓展品牌營銷及推廣渠道,助力商家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同時,啟動項目的“紡織品牌孵化平臺”,通過大型公關運動、整合推廣、品牌建設指導等舉措孵化強勢品牌。
此外,珠江國際紡織城推出了中大商圈唯一主題式產權獨立寫字樓,包括“珠江針織大廈、珠江輕紡大廈、珠江梭織大廈、珠江服裝設計大廈、珠江家紡輔料大廈”。五大主題式獨立產權寫字樓依據行業細分原則,通過展貿結合的經營模式,為采購商提供一站式、高端化的服務;同時,精心打造的“廣東服裝設計師總部基地”,也力爭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紡織設計師的圣地,成為匯聚最新潮流資訊與創意的殿堂。
由此可見,珠江國際紡織城的中國紡織行業總部經濟基地形象已經躍然呈現!
百家爭鳴
企業談進駐:項目運營保駕護航龍頭聚集體現實力
不久前,專營雪紡和印花布料的三禾紡織正式簽約進駐珠江國際紡織城,其負責人馬小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選擇珠江國際紡織城做總部,搶占這個制高點,就是希望能依托這個平臺,打造自己的國際品牌。”
和三禾紡織的思路一樣,不少洞悉商機的客商已紛紛前來占據一席之地。紡織行業廣為人知的一些龍頭企業都已進駐珠江國際紡織城,而大部分企業更一層、半層的“拿下”寫字樓,并計劃將公司研發、設計等總部整體遷移至此。大宇(集團)布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戴金星對記者如是說:“珠江國際紡織城的商鋪固然意味著商機,但對商家來說,更誘人的卻是項目的市場運營以及在市場推廣方面所下的功夫。”據了解,繼亮相北京雙博會、廣交會后,珠江國際紡織城在2010年9月帶領龍頭商家搭乘“全球紡織直通車”進軍國際市場:在“2010年韓國國際紡織展覽會”期間收獲大量貿易訂單,取得中韓紡織業深入合作的實質成果。
“在市場還未試業之前就能主動出擊,通過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做這些嫁接和推廣,不是被動地等待客人,而是直接跟客商對接,并做足推廣,這對商家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商戶眼中,這不但能縮短一個市場的培育期,更是對紡織商家的無形反饋和市場價值的體現。”戴金星介紹,大宇進駐該項目,一下子就簽下了近萬平方米的寫字樓和商鋪,并計劃將上百人的公司研發團隊以及運營總部遷移至此。他告訴記者,做紡織生意,最注重的是市場的商業系統配置,以及旁邊的鄰居是誰。如果都是小商販,大品牌是不愿意進來的。“珠江國際紡織城將中大布市絕大多數紡織龍頭聚集在一起,對企業的實力也是一次無形的宣傳和展示。”{page_break}
政府談優化:主導產業升級改造重點打造“世界布都”
對于中大紡織商圈,海珠區政府將其發展目標明確定位為:建設配套完善、功能齊備、服務一流、管理規范的現代化專業布匹批發市場,發展成為集商貿展示、物流運輸、電子商務、服務和交易加工功能于一體的布匹服裝產業商貿區,即現代化、國際化的中大國際紡織商圈,并成為海珠區一個重要的經濟增長點。
主管經貿的海珠區副區長畢銳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珠江國際紡織城是中大布市升級改造的重點項目,關系到中大傳統商圈未來的發展,對海珠區建設總部基地、打造現代服務業都具有極大推動作用。”畢銳明表示,近年來海珠區多次組織發改、經貿等部門調研珠江國際紡織城項目,共同商談如何創建并推廣珠江國際紡織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省市區各級政府建設“中大布市千億商圈和全球紡織品采購中心”的規劃目標,促進中大商圈商貿服務業的產業升級改造。盡管現在的中大紡織商圈產業鏈經濟總量已超過300億元,但海珠區并沒有滿足于此,在海珠區政府的規劃藍圖中,今后將重點進行中大紡織商圈的升級改造工作,將其打造成為“世界布都”。
專家談升級:騰出空間發展總部經濟珠江國際紡織城是典范
北京市社科院中國總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有中國“總部經濟第一人”之稱的國內著名總部經濟研究權威專家趙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海珠區曾是廣州的工業基地,隨著“退二進三”戰略的推進,區內工業企業特別是大中型工業企業逐步搬離,海珠區由制造型經濟向總部經濟轉型已勢在必行。他以中大布匹批發市場為例時指出,“貴地不應賤用”,應騰出更多的空間來發展布料研發、服裝設計等高端產業,以及發展布匹市場的電子商務和網上交易業務。
而中大紡織商圈的珠江國際紡織城正是其中的典范和樣本:其定位是以原有的中大商圈為依托,打造國內輕紡行業展示交易集散中心、流行服裝發布中心、新產品研發設計中心和行業標準與產品檢測中心,并定點引入國內外紡織行業的企業在中心開設總部。珠江國際紡織城集展貿商業、寫字樓、設計師大廈、酒店等多業態經營模式于一體,通過主題式寫字樓、“廣東設計師總部基地”、“中小企業品牌孵化平臺”等項目,全面鋪開總部經濟基地的建設規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