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服裝市場:原材料暴漲 服裝企業“推陳出新”難
在服裝“變個顏色”、“加個口袋”、“換了拉鏈”等便以新款自居,而且價格也和真正意義上的新款相“媲美”,這就招致很多消費者的不滿。對此抱怨,服裝生產企業坦言,企業正在生產原料不斷上漲,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等諸多壓力下艱難度日,哪兒有心情“推陳出新”?然而,對此現象專家諫言:裹足不前是企業發展之弊病,只有不斷創新發展才能贏得消費者,進而搶占市場高地,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道。
消費者質疑:舊款服裝換個拉鏈成新款?
“除了拉鏈,這款上衣和我去年11月份買的那件外套一摸一樣,而且這個拉鏈造型變化也不大,只是把金屬拉片換成塑料拉片了。”談及今年冬裝的款式,正在二七步行街購物的李女士說,與往年相比,今年冬裝的款式基本上沒什么變化,所以許多服裝款式看著都很“眼熟”。
“就拿這件衣服來說吧,我進店第一眼就看見了它,倒不是說它款式多么吸引人,而是遠距離看上去和我去年買的一摸一樣。我剛開始也沒太在意,以為是去年的尾貨今年拿出來處理呢,誰知道在店里轉了一圈走到這件衣服跟前時才發現,原來上面標識著‘2010冬裝新款’。我再細一看,原來是換了個拉鏈,其余的面料、顏色等都是一樣的。難道舊款服裝換個拉鏈就成新款了?”李女士提出了質疑。當進一步問及與去年相比,這件衣服的價格是否上漲,李女士說雖然她已經記不清楚去年購買時的價格了,但是印象里沒有眼前這件服裝標價高。同樣,李女士表示即使這件衣服今年又成了“新款”,她也不會拿出來把它當作新款再穿,因為家人、同事,以及朋友們早已經對這件衣服產生了視覺疲倦。“換個拉鏈就是新款,要不是親眼所見,還真有點讓人不可思議,誰要是買了這件衣服真是有點虧,畢竟是去年的款式。”李女士在給部分消費者喊冤的同時,還表示這次逛街讓她長了不少見識,為了避免遭遇類似情況,她對今年的冬裝不敢輕易“下手”,一定要多看看再說。
“鑒于季節性因素,以及材料做工等方面的限制,冬裝不能和春秋裝比,更不能和夏裝相比,尤其是款式方面,其實每年的冬裝都是這些款式,有時候換換面料,改改長短,替換一下顏色,或者款式稍微改動一下加個小飾品什么的,作為新款出售這很正常。”當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提出和李女士的疑問時,該服裝店的銷售員這樣解釋。
“其實這不是什么大問題,消費者也許是對一次遇到,但是對于我們來說已經是見慣不怪了。”提及記者走訪服裝市場過程中遇見的款式問題,文化路一服裝店老板說,他經營服裝生意已經近20年了,以前還在服裝企業的生產車間干過,對于服裝款式問題他深諳此道。“服裝,尤其是冬裝,看上去相似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這與整個行業的環境有關。”據該老板介紹,通常有四種“小動作”就可以輕易的將冬裝舊款變成新款,第一是換用拉鏈;第二是巧用皮革,就是在舊款服裝的衣領、袖口,以及下擺等部位,把以前的服裝面料剪掉加上皮革做點綴;第三是增加綴珠、亮片、精美花邊等小飾品,這是最常見的舊款變新款的方法;第四是移花接木。與前三種方法相比,第四種方法是改動比較大也是最復雜的方法,它通常上將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款式的服裝融合成一種服裝款式,比如把V字型衣領換成圓領等。“就拿這件女士短款風衣來說,生產企業明年就可以把它加長,或者收一下腰,換個別的款式的腰帶,變換一下衣領風格等等,這樣稍作改動就可以變成新款上市出售。”該老板最后介紹說。{page_break}
服裝企業坦言:重壓之下難有“勇夫”
“目前,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人民幣升值壓力日益加大,以及國內外服裝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我們不敢和國內快時尚男裝品牌代表諾奇相比,也不能和強烈追求設計感的成衣品牌七匹狼相提并論,更不敢追風線上服裝品牌老大哥——凡客誠品。重壓之下我們只能選擇‘保守’作戰,將去年賣的不錯的款式稍作改動以新款的名義推向市場,這樣做我們企業承擔的風險會少一些。”鄭州某服裝企業一劉姓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其實冬款服裝款式類同這在業內早已不是啥新鮮事兒,每年都有這種情況發生,而且非常普遍,只是以前冬裝類同的現象沒今年嚴重罷了。”
“消費者看著今年冬裝‘很眼熟’這種感覺是正確的,據我了解,今年的服裝企業大都選擇了這種‘保守’的作戰方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劉先生解釋說,首先是內因,即冬裝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生產成本要比春秋裝,以及夏裝都要高很多,而且新款服裝的設計成本及市場推廣要占到總成本的30%;其次,是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企業利潤空間進一步
縮水;再次,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不斷增大,以及國外貿易壁壘、貿易摩擦不斷增多,迫使很多服裝外貿出口企業轉戰國內市場,這就導致國內服裝市場競爭更為激烈。“都知道企業要想長久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以前我們的冬裝也不斷嘗試著創新,只有極個別上一年銷售業績特別好的款式才在下一年‘復制’。但是,在以上多重壓力的重壓之下,企業活命都有些艱難,哪里還有心情‘推陳出新’?”劉先生有些無奈地說。
專家諫言:裹足不前,行業發展之弊病
“雖然我國服裝產業經歷了近三十年的發展,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與世界服裝業發展相對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們還相差甚遠,基本上處于世界服裝產業鏈的最底端。據我了解,目前我國紡織服裝規模以上的企業大約有5萬家,其中90%以上的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僅規模小,檔次低,知名品牌較為匱乏,而且產品附加值相對較低,企業利潤空間小,抗風險能力普遍較弱。”談及目前服裝市場嚴重的同質化現象,河南省紡織協會李會長說,抗風險能力差是目前我國服裝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在外界眾多壓力之下選擇“保守”發展的根本原因。
“服裝款式創新與風險同在,在摸不準市場流行趨向的時候大多說企業是不敢‘吃螃蟹’的,因為一旦搞錯了方向他們便會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是,如果每個企業都這樣保守,這樣裹足不前,那么這個行業遲早會死掉。”李會長說,鑒于服裝流行性、季節性的特點,再加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服裝的審美品味也日趨提高。而服裝的款式、設計師的聲譽,時尚性、流行性等這些軟性的商品價值,在消費者的心里地位已經遠勝于服裝質量等硬性價值。所以,目前服裝市場同質化商品大量涌現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也是影響整個行業發展的主要弊病。因此,行業要想長遠發展必須勇于面對現實,敢于承擔壓力,以市場為導向,尋找差異化、個性化發展道路,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不斷升級,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企業抗風險的能力,同時也能促進整個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