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再次加息0.25個百分點 管理通脹預期
加息,也是自中央宣布要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以來的首次加息。
分析人士認為,有效控制持續高位的通脹預期和調控樓市可能是央行此次加息主要出發點,也將為央行進一步使用數量型工具打開空間。而一個季度內兩次加息所帶來的政策累積效果,也會對居民今后資產配置模式產生一定影響。
管理通脹預期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貨幣政策轉向穩健,最重要的方面是管理通脹預期,管理通脹預期最有用的工具是調節供給。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促使央行加息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是通脹壓力仍較大,加息有助于穩定居民通脹預期。二是12月貸款可能再次超預期,今年突破7.5萬億的新增信貸目標已毫無懸念,通過加息有望遏制部分貸款需求。
李慧勇表示,從本次加息的結構上看,2年、3年和5年期的存款利率上調幅度分別為0.3%、0.3%和0.35%,上調幅度高于基準利率上調幅度,有助于穩定中長期資金;3個月及半年期存款利率分別上調0.34%和0.3%,也高于基準利率上調幅度,有助于提高資金成本,打擊短期資金投機行為。
分析人士認為,11月以來各地樓市成交量和房價快速反彈、“地王”頻出,也是加息的重要原因。
此外,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微博)表示,今年末與明年初提高利率的效果不同。央行選擇年底提高利率,意味著明年所有信貸資產價格都會按照這一利率水平進行定價。同時,也加大了明年年初利率繼續調整的預期。
可能不會導致熱錢大規模流入
今年下半年,外匯占款快速增長,增大了央行流動性管理的壓力。10月新增外匯占款高達5190.47億元,創30個月來新高。11月外匯占款回落至3196億元,仍處全年高位。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熱錢加速流入新興經濟體。而我國央行加息意味著中美利差進一步擴大。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此次加息不會導致熱錢大規模流入。
李稻葵表示,在美元、日元等國際主要貨幣利率接近零利率、人民幣升值預期較強的情況下,加息很可能吸引一些“熱錢”流入。這次加息時點選擇非常好。歐美國家正逢圣誕假期,股市休市、居民放假,資金調動不便,不利于“熱錢”流入。同時,央行在市場預期弱時加息,也是與“熱錢”博弈,意在讓“熱錢”這種投機性強的短期資本難以預測,防止其大規模流入。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由于美聯儲在今后一段時期將維持低利率水平,加息之后,中美利差將繼續擴大,會對熱錢產生一定引導效應,但真正影響熱錢流入的因素是匯率水平和資產價格水平,利差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