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月溫州鞋出口亦喜亦憂 單價高了出口步伐慢了
鞋業生產線上,工人們正為出口歐洲的鞋做最后的檢驗
“今年出口生意難做起來了。”昨天,溫州一鞋企負責人談到這一話題時嘆了口氣。
統計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市鞋出口數量增長7.86%,與去年全年平均增長38%相比明顯放緩。記者日前就此采訪多家出口企業及鞋革行業協會負責人后了解到,這與今年以來鞋類產品出口單價上升、歐美市場鞋類消費需求下降、出口檢測成本居高有關。
據溫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最新數據:前4個月經檢驗合格出口的鞋類共計3.04萬批次、2.23億雙、11.26億美元,同比批次、數量、金額分別增長7.42%、7.86%和27%,其中2月份同比下降達33%。
對此,部分出口鞋企倒起了“苦水”。“美國客人指明就要低價鞋,但原材料在漲、人工在漲、匯率在變,再怎么低也不可能低到前幾年的水平,那客人就削減訂單,或者干脆就不要了。”市區一外貿公司的接單員說。
溫州鞋出口的主要市場是歐盟和美國,去年這兩大市場占到全市鞋類出口總額的50%,但由于當前歐美經濟復蘇緩慢,鞋類消費尤其高端鞋的消費需求呈現下降趨勢。主打歐洲市場的巨一鞋業銷售部經理鄧云壽說,均價在一雙10美元左右的革、布鞋,較受客戶歡迎。
客商青睞低價鞋,但我市出口鞋單價卻明顯上升。“比方說以前是7美元一雙的鞋,現在至少得賣到7.5美元,才能保證批量出口不會虧本。”市區一鞋企負責人趙先生坦言。據統計,一季度我市鞋出口的平均單價增長了14.74%。
此外,歐美等國技術貿易措施的不斷變化及增加,無形中也加大了企業成本。“一款鞋出口最少得接受26項檢測,光檢測費就上千元了。”趙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歐盟除對禁用偶氮染料、富馬酸二甲酯等項目檢測外,部分國家又增加了致敏、致癌、15種高關注物質等檢測,美國則增加了含鉛測試等。“比如鉛測試,包括對鞋所用的膠水、內里等各個部分的檢測,如果通不過就得繼續檢測,而檢測費用只能由我們企業自己扛。”
成本高了,單價漲了,出口數量就下來了。以單價上漲23%的布面鞋為例,其今年出口數量上漲最少,僅為4.3%。
另外,記者了解到,企業今年多傾向于接短單,也導致了大訂單的減少。業內人士表示,去年上半年不少出口企業光顧接單,結果下半年交貨時卻因材料、用工上漲等“只賺吆喝不賺錢”甚至虧損嚴重。企業吃一塹長一智,今年多喜歡接3個月內的單子,并要求客戶盡快付款或使用人民幣結匯以防利潤縮水。
不過,市鞋革行業協會秘書長謝榕芳認為,前四個月的出口增速放緩,并不能代表也不會影響今年全年的出口形勢。這一方面是因為當前尚未進入鞋類出口的傳統旺季,另一方面,她指出去年是溫州鞋出口很特殊的年份,全年光新增鞋類產品出口額就達10億美元左右,以去年為比較基準勢必會拉低出口增速。此外,她還表示,歐盟反傾銷結束后,協會及部分鞋企呼吁企業要理性出口,就目前來看,增速放緩未必是壞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