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曉波:浙江商人成為安徽首富
這是個在創業初期什么小生意都做過的人,甚至包括跟現在的鴻路鋼構[37.58 0.00% 股吧]完全沾不到邊的包子店。
2011年,商曉波以39.7億元的家族財富成為安徽首富,然而,這并不是他在安徽家喻戶曉的發端。早在三年前,他就被選為“2008年安徽年度經濟人物”,他的創業經歷伴隨著他在安徽聲名鵲起。這是個在創業初期什么小生意都做過的人,甚至包括跟現在的鴻路鋼構完全沾不到邊的包子店。
雖然商曉波成了“安徽首富”,但他實際上是個浙商。1974年,商曉波出生在浙江省嵊州市的農村,中學畢業后,他隨父親在村里辦起了玻璃鋼瓦廠。90年代末,他帶著玻璃鋼瓦只身來到安徽進行推銷,開始了他在安徽的創業之路。最初,商曉波身上帶著父母給的3500塊錢,但這第一把生意就賠本了。為了能在回老家時不要連本錢都沒了,年輕氣盛的商曉波挖空心思,做起了各種生意,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做過領帶生意,還開過小吃店”。
在安徽的鋼結構剛剛興起之時,商曉波正開著一家包子店,生意還比較興隆。但他已經敏銳地洞察到,建材業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作為一個行動派,他毅然轉行,抓住了這個商機。商曉波通過朋友找到了輕鋼龍骨廠的廠長陸忠敬,在當時,輕鋼龍骨廠是合肥最早做鋼結構生產的。從此,這個彼時還對鋼結構一竅不通的商曉波開啟了他事業上的新紀元。
回顧這段經歷,商曉波曾說:“任何事情都由不懂到懂,都應該冒風險。我做鋼結構一開始我是不懂的,但仍嘗試著投入這一塊。”
2001年,商曉波在租賃的1600平方米廠房內,安裝了第一條鋼構生產線。陸忠敬負責整個生產和管理,商曉波專跑和采購和銷售。2002年8月,他簽約雙鳳經濟開發區,投資上億元,創建了鴻路第一塊鋼結構生產基地。同年9月公司前身為安徽鴻路鋼結構有限公司正式掛牌,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2007年,他力排眾議,投重金建起了當時的安徽鋼結構第一高樓——鴻路大廈,為鴻路鋼構的技術立起了巨大的招牌,從此,公司業務開始急速擴張。2007年—2009年營業收入年均增長34.62%、營業利潤年均增長34.27%、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5.25%、凈利潤年均增長50.0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