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稿交易會:讓作品與商業需求實現“無縫對接”
日前在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內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柯橋紡織畫稿交易會上,“億利莎紡織”的總經理黃節清一邊挑選畫稿,一邊在電話里告訴秘書:“短信群發,讓大家都來看看、挑挑。”黃節清說,平時輕紡城很多商戶經常赴南通、上海等地挑畫稿,現在這么多外地設計公司都上門來了,對他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
今年6月首屆中國柯橋紡織畫稿交易會,40余家設計公司現場展出7861幅家紡、服裝類畫稿,成交3500多幅,3000多位客戶進場交易,成交額300多萬元。
畫稿交易會之于創意產業基地,就如同紡博會之于中國輕紡城。我縣創意產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讓設計師作品與企業家需求實現“無縫對接”,促進初衷所在。
畫稿交易會的發展勢頭不錯,一方面,是因為柯橋有一個現有的市場,這里需要大量的畫稿。另一方面,隨著市場對個性化產品需求的漸趨旺盛,越來越多的面料商變過去單純的“買進賣出”為“自主創新”,設計作為紡織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其價值越來越得到體現。因而,第二屆畫稿交易無論是展出規模還是采購商,都比首屆有極大的提升。
一個地區的產業要發展壯大,最關鍵是要構建完善的產業鏈,能便于當地企業構建起最具競爭力的供應鏈。宏達布藝的俞國平,每次上海等地舉行畫稿交易會,都會跑去大采購,他說,如果隨時可以在當地購買優秀作品,就可以節約綜合成本,使輕紡城產品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從而使輕紡城強者愈強。
“自主創新不是說一定親自去創新,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是最好的方法。”黃節清認為,公司固定的設計人員,思維局限性較大,而依托設計機構,則自己選擇的機會反而更多——而這一道理對整個輕紡城市場同樣成立,如果畫稿交易會的展商或基地企業,僅局限于紹興本土的,那么也會有一定局限性,而只有充分競爭,引進更多的參展企業,引進更多的設計機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畫稿交易會就不僅能吸引當地企業,還能吸引全國各地的專業觀眾了。
上海駿易是國內知名的設計機構,代理17個國家40多個設計公司的設計作品。首次前來柯橋參加畫稿交易會,第一天上午,就碰到柯橋兩布商爭搶同一幅畫稿的局面。負責人平輝告訴記者,輕紡城布商對原創作品需求蠻大,輕紡城很多貿易公司都是他們的老客戶,他非??春每聵蛟O計市場前景。
中國輕紡城家紡設計師協會是這次一枝獨秀,柯橋就會成為真正的設計中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