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團棉花采摘結束 37.18萬拾花工淘金22.27億
9月28日,來自河南民權縣的拾花工劉玉仙正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三十團八連拾花人員的一致稱贊。
9月6日,來自河南商丘的拾花工陳素芝正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三十團八連二斗四農棉田撿拾棉花。去年,陳素芝掙了6000多元,一想到今年能比往年掙更多的錢,陳素芝的心里特別開心。
2日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截至目前,新疆兵團棉花采摘工作全面結束,實際引進拾花工37.18萬人,支付拾花報酬22.27億元人民幣。
據介紹,37.18萬拾花工已全部安全返回家鄉,共發送拾花工專列106列,運送拾花工23.5萬人;拾花工累計采摘籽棉317.51萬噸,支付拾花報酬22.27億元;拾花工人均收入達到5990元,較2010年人均收入4660元增加29%,拾花工人均收入再創新高。
每到拾花時節,新疆兵團都及時發布拾花工需求信息,引進大批疆內外拾花工支援棉花生產。為改變以往拾花工自發無序流動的混亂局面,自2003年開始,新疆兵團遠赴外省招收拾花工,有序引進。目前已逐步形成“行政搭臺、雙方自愿、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多元化引進格局,與河南、甘肅、寧夏、四川、陜西、重慶等省區市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系。
新疆兵團是中國最重要的優質棉花產區之一,棉花年產量約占全國六分之一,2011年種植棉花792萬畝,較上年增長6%;預計皮棉總產有望超過125萬噸,較上年增長8.7%。1995年以來,棉花單產、人均棉花占有量、商品率和出口率一直居全國第一,優質的棉花資源一直是其驕傲。但由于采收環節機械化程度低,采收時節受勞力緊缺的制約,嚴重阻礙了棉花產業化和現代農業的發展。基于此,新疆兵團在組織人工采摘的同時,近年來不斷加大機采棉推廣力度,以應對拾花工緊缺,拾花費過高的情況。截至目前,棉花機械采收面積達350萬畝,擁有大型采棉機700多臺,經國家外專局認定為中國最大的機械化采棉基地。
今年初,新疆兵團提出要用3至5年全面實現采棉全程機械化,以提高采摘進度,降低采收成本,增強其棉花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由于大力推廣機采棉,新疆兵團棉花生產機械化率逐年提高,拾花工引進數量呈逐年遞減趨勢。數據顯示:2011年,新疆兵團引進拾花工37.18萬人,比2010年減少10萬人;2010年引進拾花工47.58萬人,比2009年減少近10萬人;2009年引進拾花工57.9萬人,比2008年也減少10萬人,逐年減少。
“十一五”期間,新疆兵團平均每年吸引50余萬名農民工到兵團拾花,為新疆和內地部分省區市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作出貢獻;5年共引進疆內外拾花工312.7萬人,兌現拾花報酬122.22億元。其中,2010年為拾花工支付報酬22.19億元,累計采摘籽棉近300萬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