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奧達紡織: “老字號”新路徑
現場老廠“新酒”飄香
走在奧達公司的老廠區,這里處處散發著“老字號”的氣息,紅色磚塊搭建的高大廠房歷史可以追溯到1975年。掀開厚厚的簾布,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紡織機車的轟鳴不絕于耳。
走進細紗車間,機器的噪聲震耳欲聾。機器前,一名頭戴工作帽、身著短袖衫、腳穿涼鞋的紡織女工正在生產線上來回走動查驗細紗斷頭。工人大聲告訴記者,這里將一個個半制品粗紗經過皮輥紡成一管管細紗,斷線的紗線要靠手工快速連接,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一個值車工一個班下來,來回要走近60里路。而就在這一機組的另一側,國內先進的細紗機也正在運行中,由于采取先進技術,細紗的斷頭率大大下降。
穿過細紗車間,來到下一道工序——筒捻車間。老舊的產房墻壁上懸掛著“雙增雙節向內挖潛,節能降耗從我做起”的宣傳牌。2011年新引進的日本絡筒機已在這里投入使用,1臺自動絡筒機產能超過3臺舊機器,而且無需值車工來回巡查,一人可管理多臺設備。新機器上的吸灰裝置減少了空氣中彌漫的紗線纖維,從產品質量到生產環境都改善不少,更為節能降耗做出不少貢獻。荊州市奧達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熊軍介紹,2011年,企業在整個紡織行業虧損面增長、利潤空間受擠壓的狀況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上升勢頭,一方面得益于設備更新、加大技改使產品提檔升級,另一方面就是加強了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的內部管理。全年,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0354萬元,生產棉紗11637噸,生產棉布5010萬米,實現節能降耗400余萬元。
對話內部一體化壯大產業
奧達是荊州紡織行業中的老企業,改制后也是引領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面對去年棉花等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出口受阻等等不利因素,奧達在逆境中依舊保持發展步伐。請問過去的一年,奧達發展態勢如何,經營思路進行了哪些調整?
熊軍:去年確實是紡織行業發展極為困難的一年。面臨了許多困難,比如說生產材料、原料價格波動,企業用工難,融資難,出口受阻等等,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團結全體員工度過了艱難的一年。
在逆境中謀發展,我們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挖掘企業自身潛力,提高員工待遇,一方面不斷改善生產環境,加強技術改造,加快新園區建設。2011年我們調整了經營思路:產品向非棉發展,貿易向外貿延伸。近年來我們的產品已進入紅豆、海瀾之家、羅蒙、富安娜、金利來、雅戈爾等知名企業的采購鏈,成為原料供應商。
《加快荊州振興總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將紡織服裝業打造成500億級產業。紡織服裝產業曾經是本土傳統優質產業,這次《規劃》制定的產業發展目標。您認為荊州紡織服裝業發展的優勢何在?{page_break}
熊軍: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壯腰工程”、加快荊州振興,讓我們這些企業人備受鼓舞。規劃、政策的出臺,我認為是非常必要而且及時的。壯腰就是要靠工業,工業發展靠企業,作為企業人,我深感責任重大。帶領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全市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我們責無旁貸。
沙市的紡織服裝行業曾經是全市的優質產業,有著優勢資源。但近年來,棉花等原材料價格波動大,紡織業用工難,勞動力資源優勢漸漸不復存在。我認為,現在紡織服裝業的發展一定要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快技術改進,加強內部管理,壯大企業規模。
《規劃》上指出,以金安、奧達等為龍頭形成軋花、棉短絨加工、棉紡、織布的加工產業體系,以一體化整合壯大紡織服裝產業。您能否分析下荊州紡織服裝業發展路徑?對于正在打造的荊州開發區紡織印染循環經濟工業園,您有什么樣的建議,應當如何突破促進行業升級?
熊軍:紡織服裝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紡織服裝業的原料只有棉花,因此行業的一體化整合只能走市場競爭整合之路。需要企業加強自身內部一體化建設,通過龍頭企業壯大后,靠優質企業兼并劣質企業,也就是“快魚吃慢魚”。
奧達新園區就是按照一體化建設的。園區建成投產后,將形成軋花、紡紗、織布、印染的完整產業鏈,其中有2條軋花線、3000臺新型無梭織布機、3條印染線。按照計劃,企業將于今年10月份開始搬家入園,預計2013年企業可實現工業總產值60000萬元,利稅總額達40000萬元。
打造紡織印染循環經濟工業園,一定要引進知名印染企業、上大項目。最起碼要有5家左右的全國印染50強企業,提升園區影響力,吸引企業入駐。我認為,荊州紡織業的落后在印染,但希望和突破口也在印染,打造印染循環經濟工業園需有優良的外部環境,更需要企業自練內功,我們奧達也將為荊州紡織服裝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觀察:加快技改提高競爭力
加快技術改造,促進產品提檔升級,提高產品增加值,是企業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形勢,推動企業自身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正是奧達在紡織服裝業逆境中獲得發展的新路徑。
在荊州如果提起奧達,有人覺得印象模糊的話,那么說起荊棉,老沙市人一定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荊棉到奧達,企業始終保持荊州紡織服裝業的龍頭地位,更是從中國紡織業評選全國企業起,年年入選中國紡織業企業競爭力500強名單,在2010年更是名列湖北省紡織服裝業的首位。
從使用傳統機器,到引進先進設備;從生產簡單單一品種產品,到生產高支高密面料、功能性面料;從落后管理手段,到現代企業的科學化管理,奧達借助資本聯姻,獲得穩固發展的背后,更驗證了技術改造、產業升級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誠如熊軍所言,企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苦練內功”。奧達的今天,正是苦練內功多年后的成果,奧達的未來還將在荊州開發區的新園區再展拳腳,以自身發展帶動紡織行業整合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