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中國絲綢需企業和政府共力(二)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富安繭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盧克松:建議保留繭絲生產準入機制
我建議國家對繭絲綢行業實行特殊的產業政策和管理手段,繼續保留繭絲生產準入機制,以此來保護、扶持和促進我國繭絲綢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加快實現我國由絲綢大國向絲綢強國的轉變。
我國是繭絲綢的發源地,繭絲綢產業是承載中華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傳統產業,絲綢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生絲、坯綢和絲綢制成品的出口量分別占國際市場貿易量的80%、60%和47%左右,在國際絲綢貿易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繭絲綢產業長期以來為增加農民收入、增加勞動就業、擴大出口創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產業鏈涉及種、養、加,貿、工、農,是輻射面寬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產品以出口為主,產業鏈長,產品應用面窄,貿工農之間關聯度大,它一頭連接千變萬化的國際市場,一頭連接千家萬戶的小農經濟。
一旦取消繭絲生產準入制度,勢必會造成蠶繭生產、收烘、加工秩序的嚴重混亂,直接導致市場的無序競爭和產品產量、質量的嚴重下滑,對農民、繭絲綢加工企業、國家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和損失。
廣西絲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蘭樹思:應加大扶持繭絲綢原料基地建設
自國家商務部實施了“東桑西移”產業政策以來,絲綢原料保障問題、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問題、西部農村婦女就業以及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都得到了有效解決,為社會的和諧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
近幾年來,我國繭絲價格上下動蕩極度不穩,經歷了由29萬/噸上竄至45萬/噸,又下跌至35萬/噸的大幅波動。
劇烈的價格波動不但加大了繭絲綢行業生產者、經營者的風險,也擾亂了鮮蠶繭收購秩序,更嚴重損害了蠶農的利益,使整個產業處于一種極不穩定的狀態。因此,為確保繭絲市場的價格穩定而抓好原料基地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繭絲綢原料生產加工已由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轉移,現在以廣西為首的西部地區已成為我國繭絲綢主要原料生產基地,承接了為整個繭絲綢產業提供原料保障的重任。但西部地區經濟十分落后,基礎也很薄弱,無論在資金、技術還是人才方面都極為欠缺,因此,我們呼吁國家能給予西部更多傾斜政策,在土地出讓或出租、融資、稅收、技改扶持以及出口補貼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特殊的扶持政策予以支持,以鞏固繭絲綢原料基地建設。
此外,政府應建立長效的生絲儲備制度,由中央和主產區地方政府分別撥出一定的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加大生絲儲備量,提高國家對生絲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創建一個穩定的市場環境,確實保護農民、企業合法利益,降低市場風險,促進我國絲綢業步入健康平穩發展軌道。{page_break}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副主任陶海俠:要注重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
在當前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人才是第一生力軍。國家在對待人才方面,應該既要重視高校生(動腦型人才),也要重視普通職工(動手型人才),通過發展職業教育,實施人才培訓工程等方式來培養人才。
高技能人才能在企業工作實踐中解決關鍵技術難題,能節約大量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但高等院校每年向社會輸送的專業技術人才與飛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不相協調。
就拿我們企業來說,拿到等級證書的高技能人才占企業總人數的5%,這一數字遠遠不能適應企業、社會經濟發展需要。
絲綢行業人才的短缺已制約并影響了企業的產品質量和前途,成為許多企業發展的瓶頸。
作為一名來自企業一線的代表,呼吁國家出臺剛性的保障措施,有條不紊地實行培養人才計劃。
首先,應建立良好的培訓體系。政府要積極為企業搭建平臺,與學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加大中小企業員工的培訓力度。在培訓資金方面應適當傾斜于改制后負擔較重的老企業。
其次,加強宣傳,通過宣傳技能人才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來改變觀念。
再者,采取激勵措施。建議凡通過相關權威部門考核,獲得相關技師等級證書的人員應按照規范的等級標準享受政府的補貼,這樣可有效激勵高技能人才群體快速發展。
最后,國家應該對擁有一定人數高級技師證書的企業給予一定的項目資金扶持或給予稅收上優惠政策,促進企業高度關心、重視、培養高技能人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