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的“重慶模式”:產業園經濟
2011年是全球經濟低迷之年,對我國紡織服裝業而言更是艱難,但是重慶紡織業仍突破困境,實現了產值增長,必定有值得借鑒之處。
重慶紡織業2011年,重慶市紡織工業克服重重困難,保持了穩步增長的良好勢頭。2011年1~11月,重慶紡織工業211戶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7.47億元,增長29.15%;完成產品銷售收入221.13億元,增長31.02%;實現新產品產值41.59億元,增長11.62%;實現出口交貨值20.03億元,增長29.65%;實現利潤總額10.46億元,增長47.59%;連續4年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率。
政府科學規劃重慶市制定了《重慶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擬通過完善原料—紡織—印染整理—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的產業鏈,突破印染瓶頸,提高研發、設計、會展、物流等綜合配套能力,加快紡織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構建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協同發展、布局合理、具有重慶特色的現代紡織產業體系。目前,重慶已初步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如主城渝北、巴南區的都市品牌服裝工業園,萬州、開縣的三峽庫區生態技術紡織品生產基地,渝西地區合川、江津的棉紡織印染、紡織制成品工業園和渝東南特色少數民族紡織服裝工業園和涪陵區的化纖工業產業基地。
行業挖潛創新重慶服裝鞋帽業是西部地區最具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行業,年產各類服裝約3億件。2011年1~11月,重慶服裝鞋帽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6.85億元,是西部地區最大、最強的女裝和羽絨服裝生產基地,涌現出以“夢之詩”、“歐碧倩”、“金爵士”、“淑·紫云”等為代表的女裝品牌和以“葉森服飾”、“華羽服飾”和“金達制衣”為代表的羽絨制品生產企業。重慶服裝鞋帽業充分利用“渝派服裝”的特點,成功開發了東北市場。目前,渝派服裝有60%銷往東三省、北京以及西北地區的太原、西安、蘭州和中部地區的鄭州、武漢。另外40%銷往東部和南部,包括上海、浙江、廣東和云南、貴州等。2011年,重慶服裝鞋帽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6.85億元,同比增長53.12%;實現新產品值7.71億元,同比增長120.46%;實現銷售收入49.72億元,同比增長63.15%。
企業加速轉移一年來,引資招商、入園建廠行動有序進行。東南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向中西部梯度轉移步伐加快,重慶的區位輻射帶動力吸引了不少外來投資或合資企業,如浙江雅戈爾、上海金考拉、山東如意等。據了解,重慶有80%以上的紡織服裝招商引資項目落戶園區,進而帶動產業集群的發展。2011年初,位于南岸區茶園工業園區的重慶金貓紡織器材有限公司和重慶潤豐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就合作生產鋼領項目簽署協議,共同打造我國鋼絲圈、鋼領的研發制造高地;9月,重慶朝天門100多家服裝廠共同出資20億元建設重慶中國輕紡服裝城;同月,浙江帝斯曼中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投資19億元,在重慶市黔江區正陽工業園區建立“黔江·桐鄉絲綢工業園”;年底,山東如意集團與日本伊藤忠株式會社、韓國三星物產共同投資150億元建設“重慶如意西部紡織城”……
這些紡織服裝產業園區以良好的區位優勢、完備的基礎設施、安定的社會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一條龍的配套服務為承接東部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和國內外優勢紡織企業入駐,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創業發展的平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