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博物館 老一輩紡織人的心愿
中國服裝博物館何時建?恐怕誰也說不清。但中國服裝博物館建不建?倒需要說一說。
中國何時建造屬于自己的服裝博物館,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建設中國服裝博物館就已經立項,并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批準和北京市規劃委的支持。參加籌建中國服裝博物館建設的原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副主任譚安回憶說,當時在籌建中服大廈,在選址、設計過程中,就明確了要建中國服裝博物館(廳),并確定將其放在大廈的四層,建筑面積在1000平方米左右。
他說,當時由國內著名學者、專家等組成顧問專家組,黃能馥(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任總顧問,本著理清中國服裝歷史脈絡,展示歷代有代表性服飾的原則,著手中國服裝博物館的設計和基礎建設。經過不斷努力,收集了古代服飾圖片,復制了部分中國歷代服飾實物,并在國內、我國臺灣、以及法國盧浮宮等地進行展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得到國內外觀者好評。但由于種種原因,服裝博物館至今沒有建成。“沒有完成周總理的遺愿是我一生最大的遺憾!”譚安說。
據黃能馥介紹,1956年,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在一次宴會上講到他出訪一些小國家,看到人家有服裝博物館,有服裝歷史書籍。而我國歷史悠久,泱泱大國,卻沒有自己的服裝博物館、絲綢博物館的一段往事。黃老說,后來,國務院、國家有關部門對此非常重視,在組建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籌建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辦公大樓——中服大廈時一并考慮建設中國服裝博物館。1992年中國絲綢博物館在杭州建成,正式開館接待參觀者。而中國服裝博物館至今卻“泥牛入海”。談起這段往事,黃老不無感嘆。“將來中國服裝藝術博物館總有一天要建成”他說。
中國服裝有著7000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明、人文景觀如果缺失了服裝將失色不少。我國將在2020年實現紡織、服裝大國的夙愿,與之相配套的應當是完整的服裝歷史記載(史書、編年史)、詳實的歷代服飾陳列(包括服裝、服飾實物、圖片、影像資料)、展示服飾的場所和研究服裝歷史、教育的機構等。
這些內容,沒有服裝博物館承載怎么行?現在看來,不是建不建的問題,而是有關部門應當把恢復建設中國服裝藝術博物館重新排上議事日程。筆者建議,在目前北京CBD中服地塊整體規劃時,有關部門是否把中國服裝博物館建設一并考慮進來,圓老一輩紡織人的一個心愿。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