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丹努集團服飾分廠車間主任孫威君汗水澆出幸福花
“把家安在寧波,讓孩子在寧波上學。”這是多數外來工心底最樸素的夢想。一個打工妹對他們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扎根寧波不是夢。”面對周圍懷疑的眼光,女孩以執著的努力與實踐作了證明——從一名普通的外來工人,成為安家落戶的新寧波人。
她就是寧波獅丹努集團服飾一分廠車間主任孫威君,今年35歲的她,來自浙江天臺,從事服裝生產工作已十多年。記者第一次在約定地點見到她時,便被其敬業的精神深深打動。剛從車間出來的她,身穿一件藍色的半舊工作服,領口很潔凈,脖子上掛著一塊特別的秒表。“秒表是節拍流水測時用的,是服裝流水線生產的一種常用工具。”孫威君表情有點緊張,手也不知道放哪里好,“一件衣服的生產有好幾十道工序,時間怎么計算,怎么合理分工,秒表作用可大著呢。”
“小孫在廠里很厲害的,她的車間生產總量和質量總是名列前茅。”一旁的廠長周桂芳看到孫威君有點難為情,便接過話茬說,“她不光生產搞得好,管理員工也不錯,還被評上了全市十佳進城務工人員。”
交談中,記者發現孫威君雖然不善言辭,但眼睛中始終閃爍著一絲光,顯示出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做我們這行苦累是難免的,但只要肯學習就一定有奔頭。”她沉默了一下,感激地看了一眼栽培自己的周廠長——5年時間,她從組長做到了車間主任,這在外來工中是不多見的。“即便最苦的時候,也要保持學習和工作的精氣神。因為只要肯付出,就一定有崗位的提升空間。”孫威君說。
2006年,孫威君幸福地當上了準媽媽。本可選擇休假的她卻沒有放下工作,繼續奮戰在生產線上,直到預產期的前幾天才回家。“我也感到過壓力,但廠里那時正趕上一批大訂單,相關業務只有我最熟,交給別人不放心啊。”回想當時的艱辛,孫威君憨憨地笑著說,“身體的確還可以,該休息也照樣休息的。”
如今孫威君評上了高級工,房子買了,孩子就學問題也解決了。生活越過越好,可她的心中還牽掛著更多的兄弟姐妹。 “外來務工人員都不容易,我要盡可能幫助他們。”孫威君所在車間有兩三百人,外來務工人員占了九成以上。照顧新來外來工的生活,孫威君自認為是一項光榮的任務。
“付出總有收獲,關鍵要真心對她們好。”孫威君笑著說,現在很多老同事都成了好朋友,即便后來調離單位了也一樣。“不管是結婚,還是生子,他們都會邀請我分享快樂。”在孫威君看來,“對待外來工要像親人一樣”這句話并不顯得干巴,而是浸潤著一種相同經歷、相同情感的自然流露。
從一名基層的縫紉擋車工,成長為中層管理的車間主任,孫威君用汗水澆灌出幸福生活的花朵。這是我市400多萬外來務工人員中的一個縮影,他們的汗水,他們的成功,成為城市建設與發展的一抹靚麗色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