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重慶服裝批發市場前世今生
重慶服裝批發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市場運行,其市場經濟的成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初衷。
重慶服裝起于20年代,興于40年代,盛于80年代,發展于90年代。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重慶市服裝行業發展壯大應運而生,以股份制、合資、民營、個體經濟成分為主的企業已有3000多個,從業人員20萬人,產值50億元,1997年重慶設立直轄市,給重慶服裝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1998、2000、2002連續三屆重慶國際服裝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啟動服裝業發展的政策,并評出重慶名牌11個,著名商標9個,最佳服裝品牌25個,優秀服裝企業31個,ISO9000認證企業14戶,民營企業獲進出口權企業10戶。
重慶服裝市場發展趨勢
在如今的眾多市場中,批發市場從開始的小區域逐步發展到跨省市場,特別是近幾年的全國市場,甚至跨國界市場的興起發展,義烏小商品市場,北京百榮商城,沈陽五愛市場,廣州白馬市場,其市場的輻射力,影響力已經遠遠超出區域、省市、國界了。重慶服裝批發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市場運行,其市場經濟的成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初衷。多年的磨合和洗禮,造就了千百萬企業家、百萬富翁、千萬富翁;批發市場不斷應運而生,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能,同時也存在著變幻無常的市場風險。
在朝天門市場中的經營門類中,隱藏了一股巨大的服裝批發市場發展潛力,在人們普遍追求品牌的今天,往往不為人們所重視,這就是重慶的地產服裝,俗稱加工貨。這個產業它伴隨市場的發展已有二十余年的歷史。重慶渝派服裝在北京服博會亮相引起業界轟動,如今重慶造服裝遠銷全國,但遺憾的是沒有能亮出重慶品牌。在著名的號稱全國性大市場中,支柱產業是服裝加工。在加工大戶中,重慶人占了40%以上,按地域劃分占有優勢,也就是說每天發往全國各地的服裝中,有相當大部分都是出自重慶人之手。
現在重慶人口不斷地增長,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地上漲,人們對服裝的需要在質量和風格上也不斷提出新的要求。重慶服裝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重慶人口3000多萬,服裝市場的年銷售額接近200億元;重慶市場對周邊地區有著極大的輻射作用,可影響的消費人群超過1億人。下面以朝天門為例,介紹一下重慶的服裝批發市場。
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位于重慶渝中區東南端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交通運輸便利,歷來是商賈云集和西南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從1988年開始,朝天門批發市場利用原有倉庫改建為市場,1991年市場正式開業。市場的建成面積達37萬平方米,市場內設26個交易區,萬余經營戶,15,000多個攤位,其中數千家經營者是來自內地其他省市的商家,是長江上游最大的日用工業品批發市場。朝天門批發市場商品主要幅射重慶三峽庫區,同時亦幅蓋與重慶相鄰近的云南、貴州、四川、陜西甚至西藏等地二百多個市縣。此外,由于批發市場的商品品種豐富、價格低廉,每天亦吸引了當地不少市民到此挑選商品。據市場管委會統計,朝天門市場每天的客流量在20萬人次以上,成交額巨大,2001年交易額達80.06億人民幣元。
重慶朝天門服裝批發市場
朝天門批發市場有服裝、紡織面料、服飾輔料、鞋帽、日化、鐘表、箱包、針織品、小商品、塑膠制品、床上用品、文康用品、辦公用品、兒童玩具、皮革制品、二手消費品等20余個商品大類,數萬種商品。
批發市場的商品以中低檔為主。但為了提高市場經營的商品檔次,管理單位有意引導商戶經營一些檔次較高的商品,同時希望市場經營方式由批零兼營,逐步轉變為以批發為主。為配合發展需要,不少新落成的交易大樓配備有自動扶梯和中央空調,購物環境大為改善。新建成的交易區各樓層之間有人行天橋相連,大大方便了交易雙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