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綠盒子CEO吳芳芳:淘寶電商與B2C電商是有區別的
對于B2C而言,我覺得不見得B2C一定就是能賺錢或者不能賺錢,也不在于規模做大以后就能賺到錢,因為我見過比較小的B2C盈利比較好的,但是如果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把規模做大,未必能繼續盈利了。
其實我們綠盒子最開始是線下品牌,在08年之前是做線下經營的,主攻商場。在那個講究品牌實力的環境下,我們既沒有海外背景,也沒有資金實力,生存空間非常小。所以當時我們抱著試試的心態在網上開店。2008年,我們花了幾萬塊錢搭建了一個品牌網站,十分簡陋,也沒有流量,所以發展非常緩慢。同時,我們也開了一家淘寶店,趕上了好時機,08、09年正好是一個大潮,很快成了網絡上的童裝銷售冠軍。
對于B2C而言,我覺得不見得B2C一定就是能賺錢或者不能賺錢,也不在于規模做大以后就能賺到錢,因為我見過比較小的B2C盈利比較好的,但是如果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把規模做大,未必能繼續盈利了。
我每次參加論壇人家問:你是電商嗎?我說是電商吧,以前是一個品牌商,現在成為了電商。他們又會問:你是B2C電商還是淘寶電商?表面上看起來是差不多的,實際上大家分得很清楚。我覺得這還是要看核心競爭力,綠盒子能發展到今天,從一個很小的品牌,一年一兩千萬的銷售,到去年兩億多的銷售,能發展的這么快,還是依賴于電子商務這個大潮讓我們趕上了。老百姓都喜歡上淘寶買東西了,媽媽也覺得商場東西性價比不高,喜歡在網上淘。雖然我們08年進淘寶的時候價格沒有優勢,但是質量是比較好,所以如果現在去看我們的老店評分會發現評分還是比較高的。所以起初我們想當一個品牌商,倒不是想當電商。特別是聽完畢總講的之后,我還是喜歡人家給我搬箱子,我不太喜歡給人家搬箱子,所以走到今天,我們還是經營自己的產品。
去年做B2C網站的時候,真的是趕時髦。但把去年業務拆成幾塊來看,我們淘寶的業務占很大的比例,它是盈利的;但是做B2C燒了很多錢。我們淘寶有兩三億規模,B2C也有兩三億規模,其實在倉儲成本、物流成本上淘寶跟B2C都差不多。但其它方面,由于我們習慣了淘寶的低成本,突然做B2C的時候,一開始是難適應這種高成本的嘗試的,但其實很多前輩做得都很好。
所以從這兩塊來看,綠盒子想要在淘寶上盈利很容易,但是如果自己做B2C我覺得還是有所欠缺。在這里,要重新做一點定義和審視,我們還是電商,只不過電商是一個大的環節,每個人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剛進淘寶的時候,我們想把所有的活兒都外包出去,因為我什么都不會,只是一個線下品牌商,而線下服裝品牌商在線下生存的時候,只要一心一意做產品和招商,其他的都是由代理商完成的。但到了線上什么都要做,但那時候TP不成熟,逼著我們自己來,所以我們一步一步研究推廣、運營、物流,一路走過來挺不容易了。
我們在想,未來一兩年后,會將綠盒子外包出去,但現在我們還是會做好自己的線上運營工作,因為只有當自己的產品盈利后我才能交給別人。但再往下走,我們的B2C網店會實現轉型,轉型成為媽媽們交流的平臺。對綠盒子來說,發展的春天來了,我現在經常關著門去研究產品怎么更好、穿著更舒適、吊牌怎樣能更可愛一些,這是我現在研究比較多的一些方面。至于B2C能不能掙到錢,我覺得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東西。
我們今年秋裝預熱的時候,依靠自己原先的老顧客來進行推廣。所以在秋裝上市那天,凡是進店消費的老顧客,我們都會送一個包。那天銷量非常好,當天有幾千件的銷量,除了包的成本,沒有一點其它宣傳推廣的成本。我不太拘泥于做淘寶或者是B2C,但對于我來講,我不是做B2C的料,這點我有清醒的認識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