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上臺 朝鮮服裝也越來越多姿多彩
在用一次并不成功的衛星發射成功地將世界的焦點集中在自己身上之后,朝鮮領導人金正恩開始展示其懷柔的一面。在7月,他頻頻造訪游樂園和幼兒園,并一反朝鮮慣例,攜帶身為著名歌手的夫人李雪主出鏡。雖然朝鮮仍將堅持“主體思想”、“先軍政治”的路線,并聲稱“不要期待朝鮮會在金正恩的領導下進行任何重大的改革”,但當下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朝鮮政要正頻繁地出訪國,而包括李英浩在內的軍方保守勢力正不斷退出權力的核心。在新領導人的感染之下,朝鮮新成立的牡丹峰樂團甚至在表演中出現了米老鼠和迷你裙;在平壤街頭,女士們的朝鮮服裝也越來越多姿多彩。封閉和保守了多年的朝鮮,似乎滲透出久違的謀求改變的氣息。而這些氣息,在與朝鮮有過親密接觸的中國記者、中國在朝留學生們的視角中,也可以感受到。
如果面對著一張東亞衛星夜景圖,你會發現,夾在燈火璀璨的中國和韓國之間的朝鮮漆黑一片,僅僅在平壤能隱約看到一絲絲燈光。
這個形象符合外界對朝鮮一貫的想象:它一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封閉和保守的國家之一。
而在今年,國際社會卻依稀看見了朝鮮的另一面:在維護國內體制的前提下,進行種種嘗試,以求成就“強盛大國”夢想。
開放的蛛絲馬跡
為了慶祝朝鮮代表團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歷史最好成績,朝鮮國家新聞理事會專門制作了一期節目,特別贊揚了金正恩對倫敦奧運會所取得的成績的指導作用。
這完全符合朝鮮一貫的作風,如果類似的情況發生在一年前,則只需把贊揚的對象改為“金正日”即可。
但如果細心觀察,仍會發現其中還是有變化。隨著朝鮮奪取獎牌數的增加,朝鮮國內關于奧運的轉播由開始的15分鐘增加到了5個小時,這對于只擁有側重于宣傳與教育的朝鮮中央電視臺,僅在周六周日增加兩個頻道的朝鮮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體驗。
其實高潮早在7月25日這一天就已經到來。在當天,金正恩偕夫人、朝鮮著名歌手李雪主出席了首都平壤綾羅人民游樂園竣工儀式。這對年輕夫婦還和數個國家的駐朝外交官一起,乘坐過山車,觀賞迪士尼音樂劇。
對于金正恩夫婦共同出行的新景象,美國CNN報道稱,“金正恩的婚訊折射出朝鮮正在調整政策。”
開放似乎有跡可尋。就在今年8月,朝鮮投資事務所宣布和中國合作開發3座礦山, 與中方共同宣布成立羅先經濟貿易區和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兩個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朝鮮在用資源換取技術與政治支持[無段落樣式]N正文N小標題的方面作出的努力清晰可見。
在8月中旬,金正恩派遣自己的姑父、朝鮮勞動黨中央行政部部長張成澤訪華,被外界解讀成其訪華的前奏。
據報道,朝鮮方面往中國派遣的勞務人員正在增加,有評論認為此舉意在換取朝鮮發展所需的大筆外匯。
和外界普遍認為的不同,朝鮮的網絡并不僅僅能登錄國內網站,平壤兩個網吧能提供國際互聯網服務,并且能順利登錄Facebook。而在今年7月,朝鮮高麗航空公司甚至通過Facebook公布其客機的內景視頻。觀察人士表示,平壤街頭使用電話的人正漸漸增多,負責朝鮮通信建設的奧斯康電信則聲稱其網絡擁有80萬用戶。
朝鮮僵化的形象有融化的跡象。在剛過去的7月,朝鮮牡丹峰樂團在演出時,出現了米老鼠和小熊維尼、白雪公主等卡通形象,演奏了西方電影《洛奇》的主題曲,而女子組合身穿迷你短裙登臺獻唱,更是引發了外界對于朝鮮改革開放的猜測。
經歷過“蛤蟆鏡”、“喇叭褲”浪潮的中國人會有切身的體會,在一個保守的社會里,新潮的著裝意味著會帶來更多的沖擊。
{page_break}
子彈VS糖果
其實,朝鮮此前也并不缺乏類似的“改革之春”的跡象。早2004年,當時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就破天荒在朝鮮引入了漢堡包。
在更遠的2002年,朝鮮甚至與韓國現代集團合作開設了開城工業園區,并公開表示希望可以復制“深圳模式”。
但面對外界熱烈討論,朝鮮官方總是否認自己在改革。在今年7月29日,它又一次進行了公開反駁:“不要期待朝鮮會在金正恩的領導下進行任何重大的改革”,朝鮮將堅持“主體思想”、“先軍政治”的路線。這一與朝鮮國內發生的變動截然不同的表態,符合朝鮮對國內正統思想的維護習慣。
長久以來,朝鮮實行著“先軍政治”, 并聲稱“沒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沒有子彈就不能生存”。因此,軍方在朝鮮擁有無可爭議的核心地位,也是改革所要觸及的既得利益者。
今年7月15日,朝鮮政治局常務委員兼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李英浩被解除職務。加上此前金一哲、朱相成等軍方“強硬派”的離場,不少國際問題觀察人士樂觀地指出,這意味著朝鮮進一步擺脫國內保守派的壓力,為進一步開放掃清道路。
根據報道,金正恩曾兩次在干部會議上表態,說“大米比子彈更珍貴”,并且宣布要把“與經濟工作相關的一切集中于內閣,由內閣統一指揮解決”。
由此,經濟權力將有可能轉移到內閣領導的“第一經濟委員會”,而不是原來由軍方主導的“第二經濟委員會”。軍方從經濟中漸漸脫離開去,從而讓經濟能夠獲得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曖昧的“經濟調整”
事實上,在朝鮮官方發表聲明“不會有政策變化”之后的第四天,日本《朝日新聞》就報道了金正恩決定實施農業改革,并稱可以允許農民自由支配部分農作物。此舉讓人們聯想到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家庭承包制”。
同時引人關注的還有,日本共同社8月9日稱朝鮮正在執行金正恩的降低生活日用品價格的政策,把襪子、牙膏以及肥皂等生活用品的價格進行調整。據悉,朝鮮官方并沒有采用“經濟改革”之類的詞語,而是巧妙地稱為“經濟調整”。
然而,在8月8日的報道中指出,金永南在訪問越南時表示:“越南在社會經濟開發和國家建設中取得的成就,對正在進行國家建設和開發的朝鮮是一種鼓勵”。此番言論被韓國媒體解讀為朝鮮正在向越南學習改革開放的經驗。
一位近年來常跑平壤的外國記者則說,在平壤日漸繁榮的餐飲業里,借國有之名,行私營經濟之實,已是常態。
但可以預見的是,即便有了新的突破,朝鮮依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國家。即使朝鮮派往倫敦的56名運動員代表團取得了4塊金牌、2塊銅牌的佳績,但記者們還依然記得,朝鮮運動員到達倫敦機場之后,拒絕采訪,拒絕握手,對所有問題一律答“no”,甚至出現了把毛巾扔在記者身上的鏡頭的現象。
這是個意味深長的場景。一個遠離世界文明大家庭的國家,初初歸來,既要竭力融入國際社會,重塑自己的驕傲,又伴隨著猶豫不安,恫疑虛喝。與此相映的恰好是朝鮮國內日漸增長的富國渴望,卻又面臨制度傳統的重重阻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