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發動換標傳遞品牌新形象
2010年或更早之前,李寧公司發現品牌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實際消費群體中年齡偏大的比例不小。李寧公司啟動了關系公司未來的一個項目――"ZIBA項目",該項目把"李寧"品牌的目標人群定位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代創造者",其后被錯誤地提煉為"90后李寧"。
李寧公司希望通過品牌重塑,進行消費群調整,讓品牌形象鮮明。最有效、直觀的方式,就是換標,于是2010年年中李寧發動以換標為核心的品牌升級運動。
當發現實際消費群與目標消費群存在較大偏差時,或調整品牌自身、或調整消費群,促進品牌定位、形象清晰,李寧進行了勇敢的嘗試,值得肯定與尊敬。
以顯著、易識別的文字符號、圖案等視覺符號構成的標志,是品牌核心的外在呈現,是品牌資產和價值的重要承載者之一,它甚至是一個公司實力與公眾形象的代表。
更換LOGO事關戰略決策,企業應當慎之又慎。近幾年來,國內紡織服裝行業主流品牌都頻頻上演換標大戲。比如,男裝行業的代表――杉杉、利郎、勁霸等品牌,體育用品行業的領跑者李寧也于2010年正式換標,還有雅戈爾在標志視覺上重用英文部分,361度以 "361°"為核心等等。
把視線投向更廣闊的領域,百事公司、蘋果、BP石油、雪鐵龍汽車、聯想集團等,它們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中,啟動多次標志更換,其中百事可樂、雪鐵龍汽車的標志更新分別在十次以上。
換標將對一個品牌、一家公司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是一件既誘惑又冒險的事。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傳遞品牌新形象、新理念、新戰略,并往往伴隨新產品導入。
換標作為企業的戰略行動,一般情況下是進行了精心準備。相對于歐美公司,中國企業的品牌建設起步晚、發展歷程短。在經過20-30年的積累之后,不少企業希望對原先相對"單薄"的標志進行一次升級與提升,塑造品牌新形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本土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印象一般是低端、科技含量較低的形象。通過聘請國內乃至國際頂級的設計機構或設計師,設計大氣、醒目、美好的標志,提升品牌形象。標志是消費者最容易辨認的事物,而新理念、新戰略,消費者一般比較不易感受到變化,通過更換標志一并傳遞新理念、新戰略,是比較好的一種策略。早幾年,肯德基的全球換標也剛好踩準了中國市場變革的節點,支持了其"立足中國、融入生活"、"為中國而改變,打造新快餐"的新理念。2009年,雪鐵龍全球換標,其中國合資公司的負責人就表示,"換標只是一個形式,而提升品牌形象比較重要的措施主要還是產品的導入"。
其二、讓品牌保持新鮮,更時尚,與時俱進。
事實上,品牌標志并不是恒久不變的。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消費者的認知水平與品位也在不斷地提升。標志需要定期(較長時期)進行更新,以迎合消費者的審美與需求變化,保持品牌新鮮感與活力。
其三,換標對品牌、對公司存在較大的風險。
風險之一,新標志的低知名度、認知度,需要企業對新標志投入大筆的推廣費用。不少企業新標與舊標有延續性,新設計并不是顛覆性的。風險之二,消費者不認可、不接受。一旦出現此類情況,企業的銷售就會受到影響。在國內體育用品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由于業績下滑,李寧換標就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