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紡織業咬緊牙關過“冬天”
當前,新疆棉紡企業生產規模已超500萬錠,居全國第13位,規模以上企業近百家。但今年以來,新疆棉紡企業的經營狀況與全國一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及市場環境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特別是國內外棉花價差的不斷擴大,致使新疆棉紡行業生產、出口、內銷、投資、經濟效益等主要運行指標均呈下滑趨勢。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新疆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0.63億元(現價,下同),比上年同期減少29.51億元,同比下降16.26%。完成工業增加值27.39億元,同比增長6.1%。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46.7億元,同比下降17.1%。規模以上企業累計出口交貨值2.1億元,同比下降23.17%。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4.36億元,同比下降398.6%。101戶規模以上企業中,虧損企業為63戶,虧損面達60.3%。
新疆紡織行業2012年的主要表現:一是原料、用工成本高位運行,企業無法開足馬力生產,生產增速大幅回落;二是產品銷售不暢,收入持續減少;三是企業經營維艱,效益大幅下滑。
石河子是新疆重要產棉區,如今棉紡生產規模已達200萬錠,約占新疆棉紡總規模的40%。但今年石河子包括紡織工業產業園在內的17家棉紡企業生產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
石河子唐成棉業是一家經營較好的紡織企業。唐成棉業總經理楊曉敏介紹說:“企業銷售收入在增加,產能在增加,規模也在增加,唯一沒有增加的就是利潤。”在她看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市場疲軟、原料上漲、各項成本上升、原料基地的優勢被消減等。 她說:“我們的情況還算好的,因為我們很早就進行了產業升級和技術改造。今年利潤空間很小,但企業要長足發展,短期的困難必須克服。沒有利潤也要開足馬力生產。企業在石河子投資3億多元,形成了年產15萬錠的生產能力,如果停產,僅折舊一項每年就白白扔掉3000萬元。但如果堅持生產,雖然是虧本銷售,但計算時已經扣除了折舊。如果停產了,人就散了,沒有了人氣,一切就無從談起,周邊大多數企業都是這樣算賬的。”在她看來,目前棉紡市場行情還未見底,但企業已做好了應對的準備。她說:“企業全年計劃實現5億元產值,咬牙爭取完成,這樣明年的日子應該會好過一些。”
在新疆睿盛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紗車間,機器飛轉,環顧幾百平方米的車間,不足十人。生產經理徐永志坦言:公司現在有些利潤,比其他企業要好。要不是企業設備先進,產品質量高,市場定位準,現在可能也得虧本。徐永志說:“現在國內一噸皮棉進價1.9萬元,而進口棉到岸價才1.6萬元。原料和市場的雙重擠壓讓大多數企業不堪重負。”
與睿盛紡織有限公司相比,石河子宏陽紡織有限公司就沒那么幸運了。據總經理李紅軍介紹,宏陽紡織年生產規模為3.5萬錠,去年購買了4000噸皮棉,到現在還有500噸沒有加工。為減少虧損,公司已采取了少購皮棉、減員和限產等措施。像石河子宏陽紡織有限公司這種情況并非個案。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經濟委員會的資料顯示,1~9月,石河子棉紡企業開工率約為75%,棉紗產量同比下降兩位數,普遍處于虧損狀態。
新疆阿克蘇、巴州等地棉紡企業也難逃困境。在去年年初皮棉價格漲到每噸3.3萬元左右時,沙雅縣久久棉業有限公司以每噸2.3萬元的價格采購了數千噸國儲棉,去年下半年,公司又以每噸1.8萬~1.9萬元的價格購進了1萬噸皮棉。按照每月虧損60萬~80萬元計算,從年初至今,該公司已經虧損700萬~800萬元。該公司負責人胡伯賢說:“公司還有部分國儲棉沒有加工完,庫存皮棉3000噸左右,受人工工資上漲、訂單減少等因素影響,公司已減產20%。”
新疆雙久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加云分析說,受國內外巨大價差等因素影響,新疆棉紡企業虧損數量和虧損額日趨增大。以年產能力6萬錠的中型紡織企業為例,年需皮棉1萬噸,按照每噸1.98萬~2.04萬元采購皮棉、生產8900噸棉紗和目前棉紗價格計算,虧損額應該在1300萬元左右。加上內地服裝生產企業大量使用進口棉紗和替代品,新疆棉紗銷售變得更加困難。
新疆魯泰豐收棉業有限責任公司是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有10萬畝優質長絨棉種植基地、3個棉花加工廠,具有年生產加工皮棉1.5萬噸、高支紗2000噸的能力。生產的棉紗全部供給山東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得益于母公司提供運費等補貼,該公司目前沒有虧損。另外,華孚、雅戈爾、溢達等大型且產業鏈較完整的公司,已在新疆形成了棉花種植、皮棉加工、棉線生產、服裝生產和銷售產業鏈,在本輪棉紗價格大幅下跌的行情中,它們對子公司給予了差價等補貼,使其擺脫了虧損。“如果沒有補貼沖抵,他們的新疆子公司也是虧損的。”業內人士如是說。 {page_break}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分析說,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新疆棉紡企業生產的原料成本高企,已完全喪失了競爭力,個別企業已經遇到了生存壓力。與內地其他省市相比,由于受國家進口棉花配額發放管理辦法限制,新疆棉紡企業很難申請到進口棉配額,企業無法進口價格較低的外棉。針對棉紡企業需要繳納的4%的增值稅,新疆棉紡企業普遍認為太高,增大了棉紡企業的成本,消減了棉紡企業的利潤。
為幫助棉紡企業擺脫當前生產經營的困局,提高棉紡行業的競爭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積極采取措施,以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爭取政策支持、降低運行風險為重點,力爭行業經濟正常運轉。同時,也希望廣大紡織業企業抓住時機,加快技術改造,提高抗風險能力,依靠自身努力盡快渡過難關,爭取在新的一年迎來真正的好日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