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引發羽絨原料漲價 溫州服裝企業傷不起
五月,本該是李伯欽“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的時候;而如今,他卻陷入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三十出頭的李伯欽是溫州艾樂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板,每年這個時節,正是他的工廠大批量生產冬季羽絨服的時候。
但是今年,與李伯欽合作多年的羽絨原料供應商,拒絕以年初簽訂合同時的價格,繼續為他供應原料。原因是受H7N9禽流感,羽絨漲價了。
“成衣訂單已經接過來,如果不能按時得到原料,工廠的損失就大了。”李伯欽說,原料供應商這樣的“違約行為”,可能會使企業承受毀滅性的打擊。
李伯欽的遭遇并不獨特,記者從溫州市服裝商會了解到,溫州3000多家服裝加工廠都存在類似的情況。誰也沒想到,這場禽流感也許將給溫州的服裝業帶來“釜底抽薪”之痛。
羽絨原料價格漲六成多
今年羽絨服肯定要漲價
“再拿不到羽絨原料,我們就要停工了。”在李伯欽的公司,這位年輕的老板帶著記者走進了公司的倉庫:里面顯得空蕩,在一個角落,堆放著兩袋羽絨——這是公司最后的“食物”。
“其實,我們年初就和原料供應商簽訂了合同,當時的價格是每噸30萬元。”李老板說,幾天前,供應商才打電話給他,表示“難以踐約”,這才讓他措手不及。
供應商告訴李老板,受H7N9禽流感影響,家禽產業鏈下游的鴨、鵝副產品羽絨,成了“稀缺品”,最新的價格在每噸50萬元以上。
而這樣的漲幅,是李老板的公司難以承受的。“我們的訂單早就出去了,和買家也簽了合同,現在原料漲了一倍多,這筆虧損的錢,就要我們來承擔。”李伯欽無奈地說。
李老板告訴記者,他的公司屬于溫州典型的服裝生產企業,每年約生產10萬件服裝,其中,羽絨服2萬件左右,需要羽絨原料約2噸。
“公司面臨的損失非常大。”李伯欽說,最近生意本來就不好做,這樣一來,生存壓力就更大了。
記者采訪中發現,目前,在溫州的服裝企業中,類似的情況普遍存在。
不少企業為了完成羽絨服的訂單,只能高價購買原料。“為了和買家今后能繼續合作,明知做的越多,虧本越大,也要硬著頭皮做。”溫州龍灣的一家男裝企業負責人這樣說。
“原料上漲這么多,今年的羽絨服價格肯定也要漲,估計會漲一倍以上吧。”一些服裝廠老板這么說。
收不到雞毛鴨毛
原料供應商“違約”
李伯欽也想過拿著合同,去法院起訴原料供應商的“違約行為”。然而,得到的結果卻是,占理的一方,屬原料供應商。
“這種情況,在法律上稱之為‘情勢變更’。”浙江新中大律師事務所呂仕法律師告訴記者,服裝廠和原料供應商在合同成立后,因為禽流感影響,導致了不能按原合同繼續履行,在法律上是允許的。
“禽流感導致了原料上漲,這樣的事實,對于雙方而言,都是沒有過錯和責任的。”呂仕法說,如果繼續履行合同,對供應商顯然不公平,因此,他們可以選擇“違約”,并重新訂立合同。
隨后,記者電話聯系了溫州部分羽絨服的原料供應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位于杭州蕭山的羽絨制品公司。
據這些供應商介紹,他們“違約”的根本原因是羽絨毛料減少,全國的供應商普遍性地大幅度上漲價格。
“現在幾乎沒有人吃雞吃鴨,連羽毛毛料都沒了,我們再按原來的訂單賣出原料,自己都承受不了。”供應商們說,禽流感后羽毛毛料的收購價漲了近一倍。
溫州3000服裝企業
有的可能會“倒下”
這幾天,李伯欽一直和他的供應商協商,以求盡量減少公司的損失。
最新進展是,李伯欽和供應商終于達成了協議,“我們按原價支付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按協商價格交付。”李伯欽說,除了自救,他們也希望得到政府部門扶持。
溫州市服裝商會秘書長王心阜表示,保守估算,溫州服裝企業每年共需羽絨原料約600噸。“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如果原料成本上漲的壓力全部讓生產商承擔,很可能導致一批服裝企業停工,甚至倒閉。”
王心阜說,最近商會已著手調查近3000家溫州服裝企業的壓力情況,由專人收集相關信息,并及時通過交流平臺通報給企業,“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困難。”
另外,記者從中國羽絨工業協會了解到,近日他們也發出了呼吁,希望羽絨原料供應和生產商能相互溝通,“盡快恢復羽絨生產供應鏈的正常運轉。”
溫州服裝企業每年共需羽絨原料約600噸。如果原料成本上漲的壓力全部讓生產商承擔,很可能導致一批服裝企業停工,甚至倒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